舒苯汀Sulbentine
编码XM2237
核心定义
一、药物基本属性
- 药品分类
化学药品。舒苯汀(Sulbentine)是人工合成的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抗真菌化合物。 -
来源与性状
- 性状:通常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氯仿)。
- 历史:20世纪中期研发,作为局部抗真菌药物用于浅表皮肤感染,属于早期唑类抗真菌药之前的抗真菌药物类别。
- 定义:化学名为 二苯基(4-苯基硫代氨基甲酰硫基)甲基硫代亚磺酸酯,分子式为 ( C{20}H{17}NOS_2 )。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干扰真菌细胞膜功能或抑制角鲨烯环氧化酶(早期抗真菌药物的常见靶点),但具体机制文献记载有限。
-
管理级别
非处方药(OTC),具体类别需依据各国法规(如中国可能为 甲类OTC/OTC-A)。- 原因:
- 局部外用:仅限皮肤浅表感染,全身吸收极少。
- 安全性:不良反应以局部刺激为主,无严重系统性毒性报告。
- 监管历史:未被列入国际或主要国家的麻醉/精神/毒性药品管制目录(如WHO管制药品清单、中国《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 原因:
-
临床价值
历史药物(H),可能进一步分类为 自然淘汰药(H2) 或 限制使用药(H3)。- 原因:
- 疗效局限:抗菌谱窄,主要针对部分皮肤癣菌(如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对酵母菌(如念珠菌)效果差。
- 现代替代:已被更高效、广谱、低刺激的唑类(如克霉唑、联苯苄唑)、丙烯胺类(如特比萘芬)等取代。
- 应用萎缩:当前临床指南(如IDSA皮肤真菌病指南)未推荐,市售产品罕见,仅少数地区可能保留。
- 原因:
二、核心功效与临床应用
- 抗真菌活性
- 靶向病原体:主要抑制皮肤癣菌(Trichophyton, Microsporum, Epidermophyton)。
- 适应症:
- 体癣(Tinea corporis)
- 股癣(Tinea cruris)
- 足癣(Tinea pedis)
- 剂型:外用乳膏、软膏、溶液(浓度通常为1-2%)。
三、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
副作用
- 局部反应(常见):
- 用药部位灼热感、瘙痒、红斑、脱屑。
- 接触性皮炎(过敏反应)。
- 系统性风险:极低(经皮吸收率<1%),无明确肝肾毒性报告。
- 局部反应(常见):
-
禁忌与风险
- 绝对禁忌:
- 已知对舒苯汀或制剂辅料过敏者。
- 皮肤急性炎症期、大面积糜烂或溃疡(可能增加吸收和刺激)。
- 相对禁忌/慎用: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安全性数据缺乏,建议权衡)。
- 儿童(缺乏系统研究,需医生指导)。
- 注意事项:
- 避免接触眼、口、黏膜。
- 治疗失败处理:如2-4周无改善,需重新评估诊断(可能为非真菌感染或耐药),改用一线抗真菌药。
- 交叉过敏风险:硫代氨基甲酸酯类结构可能与其他含硫药物存在交叉过敏。
- 绝对禁忌:
医疗建议强调:使用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师明确诊断,规范用药。若出现严重刺激或过敏反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参考文献
-
化学性质与机制
- Martindale: The Complete Drug Reference (38th ed.). Pharmaceutical Press. (提及舒苯汀结构及抗真菌类别).
- Reynolds JEF (Ed.). (1982). Martindale: The Extra Pharmacopoeia (28th ed.). London: Pharmaceutical Press. (历史药理数据).
-
适应症与疗效
- Gupta AK, et al. (2003). Dermatologic Clinics; 21(3): 565-576. (综述比较传统与新型抗真菌药疗效).
- FDA Drug Approval Packages (历史档案). (注明舒苯汀适应症限于浅表癣菌病).
-
安全性及禁忌
- Zaias N, et al. (1996).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35(3 Pt 2): S1-S34. (局部抗真菌药不良反应谱).
- Wolverton SE. (2021). Comprehensive Dermatologic Drug Therapy (4th ed.). Elsevier. (外用药禁忌症原则).
-
临床地位
- Guidelines of Care for Superficial Fungal Infections. (2014).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70(3): 537-558. (未将舒苯汀纳入首选/替代方案).
- WHO Model List of Essential Medicines (2023). (未收录舒苯汀,反映其淘汰状态).
备注:因舒苯汀已非主流药物,近年文献极少,以上引用基于历史专著及抗真菌治疗权威指南的横向对比。临床应用需以现行药品说明书及当地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