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抗肿瘤药物Other antineoplastic drugs

更新时间:2025-06-22 00:15:15
子码范围XM03S1 - XM9YD3

核心定义

详细定义与分类

其他抗肿瘤药物(Other antineoplastic drugs) 是指除已明确分类的抗肿瘤药物(如烷化剂、抗代谢药、单克隆抗体等)以外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药物,其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不同于其他传统类别。这类药物通常根据其独特的靶点或作用通路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子类:

  1. 铂类化合物(如顺铂、卡铂):通过形成DNA交联损伤阻断肿瘤细胞复制。
  2. 抗血管生成药物(如沙利度胺、雷帕替尼):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切断营养供应。
  3. 蛋白酶体抑制剂(如硼替佐米):干扰泛素-蛋白酶体通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4. 免疫调节药物(如来那度胺):调节宿主免疫系统并抑制肿瘤微环境中的炎症因子。
  5. 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如伊立替康、拓扑替康):阻止DNA复制和修复。
  6. HDAC抑制剂(如伏立诺他):调控组蛋白乙酰化,影响基因表达和细胞周期。

作用机制

以典型药物为例:

  • 顺铂:铂类化合物,与DNA形成共价交联,导致DNA链间交联断裂,引发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
  • 贝伐珠单抗(归类于抗血管生成药物):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 硼替佐米:抑制蛋白酶体活性,使错误折叠蛋白在肿瘤细胞内积累,触发内质网应激和凋亡。
  • 伊立替康:抑制拓扑异构酶I,阻止DNA单链断裂修复,导致双链断裂。

限制信息

其他抗肿瘤药物处方药,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但不属于国际公约定义的管制药物(如麻醉药品或精神药物)。其使用需严格监测,因可能伴随严重副作用(如骨髓抑制、心脏毒性或肝肾功能损伤)。例如,顺铂可能导致肾毒性和耳毒性,而抗血管生成药物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或高血压。

临床信息

此类药物广泛应用于多种实体瘤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

  1. 铂类药物(如顺铂):用于睾丸癌、卵巢癌、膀胱癌及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
  2. 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结直肠癌和非小细胞肺癌。
  3. 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用于多发性骨髓瘤和套细胞淋巴瘤。
  4. 拓扑异构酶抑制剂:伊立替康用于结直肠癌和小细胞肺癌。
    临床实践中,这些药物常与其他治疗方式(如手术、放疗)联合使用,并需根据患者基因检测结果(如EGFR突变状态)调整方案。

参考文献

  1. Brunton LL, Knollmann BC, Hilal-Dandan R. Goodman & Gilman’s The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 14th ed. McGraw-Hill Education, 2021.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natomical Therapeutic Chemical (ATC) Classification System. WHO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Drug Statistics, 2023.
  3. Lichtman MA, et al. Williams Hematology. 9th ed. McGraw-Hill Education, 2016.
  4. Sawyers CL. Targeted cancer therapy. Nature, 2004; 432(7015): 294–297.
  5.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NCCN Guidelines®). Version 2.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