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那格雷Anagrelide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编码XM2PZ5

核心定义

一、药物基本属性

  • 药品分类
    化学药品
  • 来源与性状
    阿那格雷为人工合成的喹唑啉类化合物,具有选择性抑制血小板生成的特性,通过调节巨核细胞分化成熟过程减少血小板数量。
  • 管理级别
    Rx-G(非管制处方药)
    原因:作为抗血小板药物用于特定血液疾病治疗,未涉及麻醉、精神类或毒性成分,无需特殊管制。
  • 临床价值
    精准干预药(P)
    原因:针对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血小板异常增多,通过特异性机制降低血小板水平,减少血栓形成风险,属靶向治疗药物。

二、核心功效与临床应用

  • 核心功效
    1. 抑制巨核细胞成熟分化,减少血小板生成。
    2. 降低血液中血小板计数,预防血栓事件。
  • 临床应用
    1. 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一线治疗药物,显著降低血小板至安全范围。
    2.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并发血小板增多:控制继发性血小板升高,降低出血及血栓风险。
    3. 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随血小板增多:作为辅助治疗,改善血液学指标。

三、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 副作用
    1. 心血管系统:心动过速、心力衰竭、直立性低血压(健康志愿者中高发),偶见心肌梗死、肺动脉高压。
    2. 中枢神经系统:头痛、眩晕、注意力涣散。
    3. 胃肠道:腹泻、恶心、胰腺炎、胃溃疡。
    4. 血液系统:贫血、血小板减少(治疗初期需密切监测)。
    5. 其他:皮疹、呼吸困难、肌无力。
  • 禁忌与风险
    1. 绝对禁忌:严重心功能不全(如未控制的心力衰竭)、重度肝功能不全、妊娠期(潜在致畸风险)。
    2. 相对禁忌:轻中度肝肾功能不全需减量;6岁以下儿童缺乏安全性数据。
  • 监测要求
    1. 血小板计数:治疗首周每2日监测,稳定后每周1次。
    2. 肝功能:每3个月检查转氨酶及胆红素。
    3. 心功能评估:基线心电图及定期心脏超声,尤其存在心血管病史者。

重要提示:阿那格雷需严格个体化剂量调整,起始剂量0.5mg每日2次,单剂不超过2.5mg,最大日剂量10mg。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呼吸困难、胸痛)需立即停药并就医。

参考文献

(注:实际引用应基于权威医学文献如《新英格兰医学杂志》《Blood》等,此处因参考资料限制,建议参考药品说明书及UpToDate等循证医学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