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拉唑帕尼Talazoparib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编码XM5QR0

核心定义

一、药物基本属性

  • 药品分类
    化学药品(PARP抑制剂类抗肿瘤药)
  • 来源与性状
    塔拉唑帕尼是一种口服合成小分子药物,属于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通过靶向抑制PARP酶活性干扰肿瘤细胞DNA修复机制。其化学结构经优化设计以实现高选择性结合PARP1/2,具有强效的酶抑制能力。
  • 管理级别
    非管制处方药(Rx-G),需经专业医生评估患者基因检测结果后开具处方。
  • 临床价值
    精准干预药(P),原因:专用于携带胚系或体细胞BRCA1/2基因突变的HER2阴性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通过靶向DNA修复缺陷实现个体化治疗。

二、核心功效与临床应用

  1. 适应症

    • 治疗携带BRCA1/2突变的HER2阴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
    • 适用于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中经基因检测确认存在BRCA突变者。
  2. 作用机制
    PARP酶在单链DNA损伤修复中起关键作用。BRCA突变肿瘤细胞依赖PARP介导的修复通路,塔拉唑帕尼通过抑制PARP活性导致DNA损伤累积,引发“合成致死”效应,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

  3. 临床效益

    • 基于EMBRACA三期临床试验数据,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
    • 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三、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 副作用

    1. 血液系统:骨髓抑制(≥3级贫血发生率28%,血小板减少15%)。
    2. 消化系统:恶心(62%)、呕吐(34%)、腹泻(20%)。
    3. 全身反应:疲劳(55%)、头痛(20%)。
    4. 其他:脱发(25%)、食欲下降(23%)。
  • 禁忌与风险

    1. 绝对禁忌:妊娠期(致胎儿毒性)、哺乳期、未进行BRCA基因检测者。
    2. 相对禁忌:严重肝肾功能不全(需剂量调整)、既往骨髓抑制病史。
    3. 药物相互作用:避免联用强效CYP3A4抑制剂(如克拉霉素)或诱导剂(如苯妥英)。
  • 监测与管理

    1. 治疗前必须确认BRCA1/2突变状态。
    2. 每2周监测全血细胞计数,直至治疗稳定后改为每月监测。
    3. 育龄期女性需在治疗期间及末次给药后7个月内采取高效避孕措施。

重要提示
所有治疗决策需基于多学科团队讨论,严格遵循基因检测结果和最新临床指南。用药期间若出现持续呕吐、异常出血或严重乏力,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