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腺癌Scirrhous adenocarcinoma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编码XH4FS4

核心定义

硬腺癌(Scirrhous Adenocarcinoma)的综合解析


一、组织病理学详细特征

  1. 显微镜下核心表现

    • 肿瘤结构:肿瘤呈灰白色、质地坚硬,边界清晰但无包膜,切面常呈“皮革样”或“瘢痕样”。
    • 细胞形态:肿瘤细胞排列成小梁状或片状,细胞异型性中等,核分裂象少见。
    • 间质特征:显著纤维化间质增生,导致肿瘤实质与间质比例失衡(间质占比常>50%)。
    • 浸润性:常沿淋巴管或血管浸润,易侵犯周围组织。
  2. 免疫组化特征

    • 腺癌标记物:CK(细胞角蛋白,如CK7、CK20)、E-cadherin(阳性)。
    • 激素受体: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可能阳性(乳腺来源时)。
    • HER2状态:通常阴性,需结合其他亚型(如HER2阳性乳腺癌)鉴别。
  3. 分子病理特征

    • 基因突变:TP53突变常见,与肿瘤侵袭性相关;PIK3CA、KRAS等基因可能参与进展。
    • 微卫星不稳定性:低频率,多见于散发病例。
  4. 鉴别诊断

    • 髓样癌:间质较少,常伴淋巴细胞浸润。
    • 黏液腺癌:肿瘤间质富含黏液,细胞呈腺样排列。
    • 浸润性小叶癌:细胞单一排列,间质纤维化不显著。
    • 鳞状细胞癌:角化珠或细胞间桥明显,腺样结构缺失。

二、肿瘤性质

  1. 分类

    • 解剖来源:以乳腺硬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硬癌亚型)最常见;涎腺或肺部偶见。
    • WHO分类:归类为“浸润性腺癌,硬癌亚型”(Invasive Adenocarcinoma, Scirrhous Type)。
  2. 生物学行为

    • 侵袭性:中高侵袭性,易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转移率约30-50%)。
    • 转移倾向:肺、骨、肝转移较常见,血行转移风险高于其他亚型。

三、分化、分期与分级

  1. 分化程度

    • 分级:多为低至中度分化(G2-G3),细胞异型性显著。
  2. 分期(TNM系统)

    • T分期
      • T1:肿瘤≤2cm;T2:2-5cm;T3:>5cm。
      • T4:侵犯胸壁、皮肤或乳头外乳晕。
    • N分期
      • N1:同侧腋窝转移≤3枚;N2:4-9枚;N3:>9枚或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
    • M分期:M0(无远处转移)或M1(有转移)。

四、进展风险评估

  1. 临床高危因素

    • 肿瘤直径>2cm;
    • 淋巴结转移阳性;
    • 患者年龄<35岁或>65岁。
  2. 病理高危因素

    • 低分化(G3);
    • 脉管癌栓或神经侵犯;
    • 硬癌亚型伴显著间质纤维化。
  3. 复发与转移风险

    • 5年局部复发率约15-20%;
    • 淋巴结阳性者远处转移风险显著升高(可达40%以上)。

五、临床管理建议(可选)

  • 病理确诊:需通过活检或手术标本明确亚型及分子特征。
  • 多学科协作:结合影像学(如MRI、PET-CT)评估分期。
  • 监测策略:术后定期随访(每6-12个月),关注肿瘤标志物(如CEA、CA15-3)。

总结

硬腺癌以显著间质纤维化和低细胞密度为特征,生物学行为介于中高侵袭性之间。其诊断依赖组织病理学结合免疫组化,需与髓样癌、黏液癌等鉴别。预后与分期、分级及分子特征密切相关,早期发现和综合评估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WHO Classification of Breast Tumors (2022).
  2. 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AJCC). AJCC Cancer Staging Manual (9th ed., 2023).
  3. 《乳腺癌病理诊断与分子分型共识》(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21)。
  4. PubMed文献:Scirrhous Carcinoma: Clinicopathologic and Molecular Features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