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地酸二钠Disodium edetate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编码XM0ZM0

核心定义

一、药物基本属性

  • 药品分类
    化学药品(螯合剂类)。
  • 来源与性状
    依地酸二钠为乙二胺四乙酸的二钠盐,呈白色或乳白色结晶或颗粒状粉末,无味无臭或微咸,分子式C10H14N2Na2O8·2H2O,分子量372.24。易溶于水(pH约5.3),极难溶于乙醇、乙醚。熔点237-252℃,在固态下稳定性良好,水溶液需避光保存以防分解。
  • 管理级别
    非管制处方药(Rx-G)。作为螯合剂和解救药物,其临床应用需医生处方,但未纳入麻醉、精神类或放射性等特殊管制范畴。
  • 临床价值
    首选药(F),用于重金属中毒(如铅、汞)及洋地黄中毒引发的心律失常,通过螯合游离金属离子或钙离子迅速缓解毒性。此外,作为药用辅料(抗氧化剂、稳定剂),可延长药物制剂稳定性。

二、核心功效与临床应用

  1. 解毒作用

    • 重金属中毒:螯合血液中游离的铅、汞、铜等重金属离子,促进其经肾脏排泄。
    • 洋地黄中毒:通过结合过量钙离子,拮抗洋地黄对心肌细胞Na⁺/K⁺-ATP酶的抑制,纠正心律失常。
  2. 药用辅料应用

    • 在注射剂、滴眼液、乳膏等制剂中作为抗氧化剂,防止金属离子催化药物氧化降解。
    • 增强防腐剂活性,抑制微生物生长(通过络合微生物必需的金属离子如镁)。
  3. 其他用途

    • 实验室中用于金属离子掩蔽剂、水质分析试剂。

三、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 副作用

    • 急性反应:静脉给药过快可引起低钙血症(手足抽搐、心律失常),需缓慢输注并监测血钙。
    • 局部刺激:对黏膜、皮肤和眼部有刺激性,接触后需清水冲洗。
    • 胃肠道不适:口服可能导致恶心、腹泻。
  • 禁忌与风险

    • 肾功能不全:因依赖肾脏排泄螯合物,严重肾损伤者禁用。
    • 低钙血症患者:可能加重症状,需谨慎使用并补充钙剂。
    • 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与含钙、镁的制剂(如抗酸药)同用,降低螯合效率。
  • 特殊人群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安全性数据有限,仅在明确必要时使用。

参考文献

  1. 药典标准:依地酸二钠需符合《中国药典》及USP标准,含量要求95.0%-102.0%(干燥品计),外观、溶解度及重金属残留等指标严格管控。
  2. 临床应用:静脉给药剂量为1-6g/日,需以葡萄糖液稀释后缓慢输注(1-3小时),治疗洋地黄中毒后需口服钾盐维持疗效。
  3. 辅料用量:注射剂中最大添加量为0.2%,滴眼液中不超过0.3%,具体用量需遵循制剂规范。

提示:所有医疗决策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