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美西泮Nimetazepam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编码XM8TH1

核心定义

一、药物基本属性

  • 药品分类
    化学药品(苯二氮䓬类镇静催眠药)。
  • 来源与性状
    尼美西泮(Nimetazepam)是一种合成苯二氮䓬类药物,化学名称为1,3-二氢-1-甲基-7-硝基-5-苯基-2H-1,4-苯并二氮杂䓬-2-酮。其性状为淡黄色、杏黄色或淡绿色小药片,片剂表面常印有“028”和“5”标识,单片质量约0.18克。该药物于20世纪60年代开发,主要用于短期治疗焦虑症和失眠,但因滥用风险逐渐被严格限制。
  • 管理级别
    管制处方药(Rx-C2.2,第二类精神药品)。原因为其具有中枢神经抑制、成瘾性及致幻性,长期使用可导致依赖性和严重戒断反应,且被国际禁毒公约及中国《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明确列为管制药品。
  • 临床价值
    限制使用药(H3)。尽管尼美西泮理论上可用于焦虑和失眠的短期治疗,但因滥用风险高、易被非法改造为毒品(如“一粒眠”“红5”),临床实际应用已极少,部分国家/地区已退市或仅限特殊病例使用。

二、核心功效与临床应用

  • 核心功效

    1. 镇静催眠:通过增强γ-氨基丁酸(GABA)神经传递,抑制中枢神经活动。
    2. 抗焦虑:调节边缘系统功能,缓解紧张情绪。
    3. 肌肉松弛:抑制脊髓多突触反射。
  • 临床应用

    1. 短期失眠:仅限特定病例,需严格评估风险。
    2. 焦虑症急性发作:因替代药物(如劳拉西泮、奥沙西泮)更安全,实际应用受限。

三、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 副作用

    1. 急性反应:嗜睡、意识模糊、记忆中断、行动机能受损。
    2. 长期滥用:呼吸抑制、心肌功能损伤、智力衰退、情绪障碍(抑郁、狂躁)。
    3. 依赖性:停药后出现戒断症状(焦虑、失眠、震颤)。
  • 禁忌与风险

    1. 禁忌人群:孕妇、哺乳期女性、呼吸功能不全者、重症肌无力患者。
    2. 药物相互作用:与酒精、阿片类或其他中枢抑制剂联用可致呼吸衰竭。
    3. 非法滥用风险:常被伪装成“安眠药”或混合于电子烟、饮料中,作为迷奸药或毒品使用。

重要提示
尼美西泮的医疗用途需在专业医生严格监督下进行,滥用或非法持有将承担刑事责任。若涉及药物依赖或戒断症状,应立即寻求医疗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