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下神经Inferior cardiac nerve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编码XA9TB4

核心定义

心下神经(Inferior Cardiac Nerve)详细定义


一、解剖学描述

1. 准确位置
  • 位置:心下神经起源于下胸段交感神经节(通常为T5至T9节段),沿胸主动脉下行至心脏膈面(心脏底部与膈肌接触的区域),分布于心脏的下部及后方。
  • 重要毗邻
    • 与迷走神经的分支(如左迷走神经的分支)相邻;
    • 靠近胸导管、膈神经及主动脉弓分支;
    • 在心脏层面,主要分布于右心房、右心室及房室结区域。
2. 归属系统与功能
  • 系统:属于周围神经系统(PNS),是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的组成部分。
  • 功能
    • 通过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及房室结传导速度;
    • 与迷走神经的副交感作用(减慢心率)形成拮抗平衡。
3. 组织结构
  • 神经组成:由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构成,起源于下胸段交感干神经节(如星状神经节或其下方的节段);
  • 纤维类型:主要为无髓鞘的细有髓神经纤维,适应心脏持续调节的需求。
4. 功能与作用
  • 核心功能
    1. 调节心脏节律:通过刺激窦房结和房室结,加速心率;
    2. 增强心肌收缩力:促进心室射血;
    3. 调节血管张力:支配冠状动脉,维持心肌血流供应。
5. 医学临床关联
  • 相关疾病/症状
    • 交感神经损伤:如胸腔手术(如食管癌切除术)意外损伤心下神经,可能导致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
    •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可能加重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
  • 治疗方法
    • 药物干预: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可拮抗交感神经过度兴奋;
    • 手术修复:罕见,通常通过电生理检查定位后谨慎处理;
    • 起搏器植入:严重传导阻滞时需植入心脏起搏器。
  • 康复要点
    • 术后监测心率及节律;
    • 避免剧烈运动至神经功能恢复。
6. 常见误区
  • 误区:心下神经与迷走神经功能相同。
  • 澄清:心下神经属于交感神经(加速心率),而迷走神经为副交感神经(减慢心率),二者作用相反。

参考文献

  1. 《系统解剖学》(柏树令编):心脏神经分布章节,描述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支配。
  2. 周圍神經系統(維基百科):明确周围神经系统包含自主神经系统的外周分支。
  3. 心臟(維基百科):提及心交感神经(包括下部神经)的功能与解剖路径。
  4. 《心血管系统解剖学》:强调下胸段交感神经节对心脏的支配作用。

:具体神经节起源(如T5-T9)及临床案例细节需结合患者个体解剖变异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