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诺沙星Cinoxacin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编码XM6DH1

核心定义

一、药物基本属性

  • 药品分类
    化学药品(喹诺酮类抗菌药)
  • 来源与性状
    西诺沙星是第一代喹诺酮类合成抗菌药,化学结构与诺氟沙星类似,但抗菌谱较窄。其性状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微溶于水,需制成口服制剂使用。该药于20世纪70年代开发,主要用于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尿路感染。
  • 管理级别
    Rx-G(非管制处方药)
    原因:作为抗菌药物需凭处方使用,但无成瘾性或特殊毒性,不属于麻醉、精神类或放射性等管制药品范畴。
  • 临床价值
    H3(限制使用药)
    原因:随着细菌耐药性增加及新型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普及,西诺沙星因抗菌谱较窄、疗效有限,目前仅作为特定耐药菌感染的替代选择,需严格依据药敏结果使用。

二、核心功效与临床应用

  • 适应症
    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如膀胱炎)由敏感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引起者。
  • 作用机制
    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拓扑异构酶Ⅱ)和拓扑异构酶Ⅳ,干扰DNA复制,发挥杀菌作用。

三、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 副作用

    1. 胃肠道反应:恶心、腹泻(发生率约5%)
    2. 中枢神经系统:头痛、眩晕(偶见)
    3. 光敏反应:长期暴露于紫外线可能引发皮疹
    4. 肝功能异常:ALT/AST升高(罕见)
  • 禁忌与风险

    1. 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2. 18岁以下青少年及孕妇(可能影响软骨发育)
    3. 重症肌无力患者(可能诱发肌无力危象)
    4. 癫痫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史者慎用

特别提示

西诺沙星在我国临床应用已显著减少,其抗菌活性较新一代喹诺酮类药物弱,且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超过50%。治疗尿路感染时,建议优先选择呋喃妥因或磷霉素等耐药率较低的药物,仅在药敏试验证实敏感时使用本品。具体用药方案需由感染科医师评估后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