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对掌肌肌腱Opponens pollicis tendon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编码XA3W45

核心定义

Opponens pollicis tendon(拇对掌肌肌腱)详细定义


一、解剖学描述

1. 准确位置
  • 位置:位于手掌的桡侧(拇指侧),起自腕部的舟骨(scaphoid)和大多角骨(trapezium)的掌侧面,肌腱向远端延伸,最终附着于拇指近节指骨的外侧和掌侧。
  • 重要毗邻
    • 近端:与拇短展肌(abductor pollicis brevis)和拇收肌(adductor pollicis)相邻。
    • 远端:与拇指的屈肌和支持带结构(如掌腱膜)相关联。
    • 深部:邻近正中神经和尺动脉的分支。
2. 归属系统与功能
  • 系统:属于肌肉骨骼系统,具体为上肢肌腱系统,负责拇指的精细运动。
  • 功能
    • 对掌功能:使拇指尖能够接触其他手指的指腹,完成捏、抓等动作。
    • 稳定作用:在拇指外展和屈曲时提供支撑,增强手部力量。
3. 组织结构
  • 组成: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分为起点肌腱和止点肌腱两部分,中间为肌腹(拇对掌肌)。
  • 纤维走向:肌腱纤维从舟骨和大多角骨向拇指近节指骨斜向延伸,形成强有力的力学传导结构。
4. 功能与作用
  • 核心功能
    • 使拇指向手掌桡侧(外侧)移动,实现对掌动作。
    • 协助拇指的屈曲和外展,增强手部的抓握能力。
5. 医学临床关联
  • 相关疾病
    • 肌腱炎:因重复性拇指运动(如打字、运动)导致肌腱发炎,表现为拇指根部疼痛和肿胀。
    • 肌腱断裂:外伤或慢性劳损可能导致肌腱部分或完全断裂,导致拇指对掌功能受限。
    • 腕管综合征:若正中神经受压,可能间接影响肌腱功能。
  • 治疗方法
    • 保守治疗:休息、冰敷、抗炎药物(如布洛芬)及物理治疗(超声波、热疗)。
    • 手术治疗:严重断裂或慢性炎症可通过肌腱修复术或松解术解决。
    • 康复训练:术后需进行渐进式拇指活动度和力量训练(如橡皮筋阻力训练)。
6. 常见误区
  • 误区:认为“拇对掌肌”和“拇短展肌”功能相同。
    澄清:两者均参与对掌,但拇对掌肌更侧重于稳定性和精准对掌,而拇短展肌主要负责外展动作。

参考文献

  1. 《Gray's Anatomy》第42版:详细描述了上肢肌腱的解剖结构与功能。
  2. 中国解剖学会《人体解剖学名词》:规范了“Opponens pollicis tendon”的中文译名与分类。
  3. Journal of Hand Therapy:关于拇指肌腱损伤的临床治疗指南(2023年更新)。

如需进一步细节或影像学支持,建议结合临床解剖图谱或医学影像数据库(如e-Anato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