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患者推荐采用宽松输血策略Liberal Transfusion Strategy Recommended for Cardiac Patients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americasblood.org美国 - 英文2025-09-19 06:42:09 - 阅读时长3分钟 - 1497字
国际临床实践指南建议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在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0g/dL时采用宽松输血策略(有条件推荐,证据确定性较低),该策略可能降低30天死亡率1.2%,其潜在获益高于限制性策略对红细胞资源的节约作用,但需结合患者临床状况实施风险缓解措施,包括优化输血期液体状态、减缓输注速度等,同时强调该指南不适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且需进一步研究不同心梗机制下的最佳输血阈值。
心脏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宽松输血策略血红蛋白浓度死亡率输血不良事件临床考量患者血液管理指南局限性未来研究
心脏患者推荐采用宽松输血策略

专家小组近期在《内科学年鉴》发表题为《红细胞输注与急性心肌梗死:AABB国际临床实践指南》的论文。作者指出该指南旨在基于现有文献及四项随机对照试验分析,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红细胞(RBCs)输注提供指导,"针对就诊时根据血红蛋白浓度或红细胞压积水平被分配至不同输血策略(限制性或宽松性)的AMI患者"。

论文解释道:"该推荐背后的价值观和偏好反映了AMI的危及生命特性,包括降低死亡率和复发性心肌梗死风险(高优先级)、减少RBC输注后严重不良事件(高优先级)以及节约红细胞供应(中等优先级)。总体而言,专家组更重视宽松策略在降低死亡率方面不确定的潜在获益,而非限制性策略在节约红细胞单位和减少输血相关严重不良事件方面的明确获益。"这种宽松输血策略在特定临床情境中可能至关重要。

专家组建议对住院AMI患者实施宽松红细胞输血策略,"当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0 g/dL时(有条件推荐,证据确定性较低)。7至8 g/dL的限制性策略可能导致AMI患者死亡率上升。"论文指出:"对于住院成人AMI患者,权衡红细胞输血决策时必须纳入临床背景(如患者病史、体征、症状、血流动力学状态)及患者偏好。"作者补充道:"鉴于宽松输血策略中严重不良事件风险增加,临床医生应考虑采取不良输血事件的缓解策略,包括优化输血期液体状态、减缓输注速率、开具利尿剂、更渐进地达到目标血红蛋白水平,以及在肾衰竭患者的肾脏替代治疗期间进行输血。"

推荐依据为:"30天死亡率1.2%的总体预估获益超过了专家组定义的最小重要差异(MID),支持宽松输血策略的潜在获益。此外,中等确定性证据表明宽松策略不会显著增加死亡率。宽松组中输血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该组几乎全员接受输血且输注单位数是限制组的三倍),虽预期会发生但策略间差异小于专家组选定的MID。鉴于专家组在价值观和偏好考量中更重视宽松策略降低死亡率的不确定潜在获益,而非限制性策略节约红细胞单位和减少输血相关严重不良事件的明确获益,专家组一致达成支持较高阈值的有条件推荐。"此类宽松输血方法可能为患者预后带来独特优势。

作者提出的其他临床考量包括:"除极罕见的濒死性过敏或溶血反应及无法找到相容血液等特殊情况外,几乎不存在禁止输血的临床场景。某些地区血液供应可能受限。专家组强调需对循环超负荷等高风险患者实施适当的风险缓解策略,具体措施包括: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TACO)的风险分层;优化输血期液体状态;减缓红细胞输注速率;输血期间使用利尿剂;更缓慢地达到目标血红蛋白浓度;以及对需急性或慢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在透析期间输血。此外,临床医生应通过患者血液管理策略降低贫血风险,包括减少不必要的血液检测、使用小容量采血管以及早期识别和治疗贫血根本原因。"因此,实施宽松输血策略需周密规划。

指南局限性包括:"MID估计基于患者价值观和偏好的有限直接证据;该推荐不适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或非AMI患者,后者对限制性阈值安全性的不确定性仍存。"作者指出未来研究应"根据心肌梗死机制和患者个体特征确定最佳输血阈值。"综上所述,宽松输血策略可带来显著获益,但仍需更多研究。

引用文献:Pagano, M.B., Stanworth, S.J., Dennis, J. 等. "红细胞输注与急性心肌梗死:AABB国际临床实践指南." 《内科学年鉴》. 2025.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