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支持地高辛在特定心衰患者中重启应用
德国汉诺威医学院Udo Bavendiek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显示,低剂量地高辛(digitoxin)可显著降低症状性心衰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这项突破性研究在202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发布,并同步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发现,在优化指南指导治疗(GDMT)基础上联合低剂量地高辛,较单独使用标准方案效果更优。
疗效突破
这项纳入1212名症状性HFrEF患者的多中心双盲试验显示,在36个月随访期间:
- 地高辛组主要终点事件(全因死亡/心衰恶化住院)发生率为39.5%(12.8事件/百人年),显著低于安慰剂组的44.1%(15.7事件/百人年)(HR 0.82)
- 全因死亡率分别为27.2%(7.8/百人年)和29.5%(8.9/百人年)(HR 0.86)
值得注意的是,70.4%的受试者为纽约心功能分级III/IV级的重度患者,这高于PARADIGM-HF等同类研究的入选比例。
临床启示
美国心脏协会专家Gregg Fonarow指出,该研究证实地高辛在优化治疗基础上仍具额外疗效。尽管仅38%患者使用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20%使用SGLT2抑制剂,但绝对风险降低幅度与其他心衰试验相当。每治疗22名患者即可避免1例终点事件。
安全性突破
研究采用个体化剂量调整策略,维持血清浓度8-18ng/mL。结果显示:
- 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地高辛组3.4% vs 安慰剂组11%
- 停药率相似(9.1% vs 10.2%)
- 即使肾功能不全患者,剂量调整后血药浓度仍稳定
Bavendiek教授强调,该研究验证了低剂量方案的安全性。既往DIG试验显示当血清地高辛浓度>1.0ng/mL时疗效反转,而本研究通过严格控制造成了突破。
临床指南更新展望
美国心脏协会现行指南建议:对标准治疗后仍有症状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本研究为这一建议提供了新证据。Fonarow教授评价称:"这个百年老药若能重现临床应用,将是非常振奋的医学进展。"
研究者声明:Bavendiek教授获得多家制药公司研究支持;Fonarow教授担任多家药企顾问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