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CAD):β-受体阻滞剂治疗-既往心肌梗死(MI)或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LVEF≤40%)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 Beta-Blocker Therapy-P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or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ysfunction (LVEF less than or equal to 40%) | eCQI Resource Center

心脑血管 / 来源:ecqi.healthit.gov美国 - 英语2025-09-05 03:57:15 - 阅读时长2分钟 - 629字
该研究指出针对冠状动脉疾病患者,β-受体阻滞剂在心肌梗死后3年内使用可降低死亡风险,特别是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的患者应长期使用卡维地洛、琥珀酸美托洛尔或比索洛尔。非依从性可能导致心血管死亡率上升,数据显示β-受体阻滞剂可显著减少心绞痛发作并改善运动耐受性,同时降低再次心梗风险。2023-2026年版本持续强化LVEF阈值定义,要求精确记录40%以下的射血分数数值而非定性描述。
冠状动脉疾病β-受体阻滞剂心肌梗死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治疗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死亡率再梗风险药物非依从性诊疗记录
冠状动脉疾病(CAD):β-受体阻滞剂治疗-既往心肌梗死(MI)或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LVEF≤40%)

临床推荐

对于左心室功能正常的患者,心肌梗死或急性冠脉综合征后需持续使用β-受体阻滞剂3年;对于合并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LVEF≤40%)或既往心梗的患者,应无限期使用卡维地洛、琥珀酸美托洛尔或比索洛尔(Ⅰ类推荐,证据等级A)。针对慢性冠脉疾病伴LVEF≤40%的患者(无论是否既往心梗),推荐使用β-受体阻滞剂以降低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风险(Ⅰ类推荐,证据等级A)。

作用机制

β-受体阻滞剂通过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提高运动诱发缺血阈值发挥作用。临床数据显示,该药物可显著降低心梗后患者死亡率及再梗风险(Fihn等,2012年)。值得注意的是,门诊患者的药物非依从性可能导致全因死亡率上升、心血管住院增加及再次血运重建需求。

定义标准

  • β-受体阻滞剂使用:包含测量周期内开具处方或多剂量给药记录
  • LVEF≤40%:要求定量测量数值(如超声心动图显示35%-40%),纯定性描述(如"低于40%")不予认可
  • 既往心梗:限定3年内发生事件

特殊注意事项

  1. 同时满足心梗病史及LVEF≤40%的患者仅纳入标准1统计
  2. 药物选择需注意:
  • 心梗患者可使用任意β-受体阻滞剂
  • LVEF异常者限用卡维地洛、琥珀酸美托洛尔或比索洛尔
  1. 电子数据捕获需记录精确数值而非范围描述

实施要求

  • 建立两次以上诊疗记录以确认医患关系
  • 排除禁忌症患者(如心律失常、哮喘、严重心动过缓、过敏等)
  • 系统性原因导致未开具药物需特别标注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