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奥兰多举行的更年期协会年会上公布的一项研究摘要引发了女性健康领域的广泛讨论。该研究将早期启动雌激素治疗与降低特定长期健康风险相关联。
研究人员通过回顾性观察研究,分析了TriNetX数据库中超过1.2亿患者的记录,对比了三组女性的长期健康结果:围绝经期女性(在进入绝经期前至少10年使用雌激素治疗)、正在使用雌激素的绝经期女性,以及不使用雌激素的绝经期女性。研究涉及乳腺癌、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等疾病。
摘要指出,在进入绝经期前至少10年就开始雌激素治疗的围绝经期女性,其乳腺癌、心脏病发作和中风风险降低了60%。
"我们已知启动激素治疗最安全的时机是在绝经后十年内,但此次我们想确认在症状初现的围绝经期提前用药是否同样安全,"研究作者、克利夫兰医疗中心大学医院更年期协会认证医师雷切尔·波普博士在公布研究结果的新闻稿中表示,"这些发现需要更多临床研究来验证围绝经期使用雌激素的长期效果。若能深入理解激素在绝经全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将提升女性生活质量并减轻疾病负担。"
医生们认为该信息具有前景,但强调目前应谨慎视为补充性数据,仅指向激素治疗可能带来的额外健康益处,为后续研究提供方向。
"多年来我们将激素治疗视为缓解症状的金标准,而此类研究首次提示用药时机可能影响更广泛的健康结果,"妇产科认证医师、更年期专家及生育福利机构WIN医学顾问委员会成员吉尔·利斯博士向Flow Space表示,"但这项研究基于医疗账单数据的回顾性分析,存在多处缺陷,需谨慎解读并等待前瞻性研究验证。"
福利机构Progyny首席医疗官、双认证生殖内分泌学与妇产科专家珍妮特·崔博士指出,"虽然大样本量的倾向评分匹配是优势,但这无法将观察性研究转化为随机对照试验。"
专家强调,现阶段绝不能从该研究中得出临床指导建议。
"证据表明在绝经过渡期启动激素治疗是安全的,且可能具有长期健康益处,这是又一项支持性数据,但距离‘所有女性40岁起必须接受激素治疗’的结论还很遥远,"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妇产科教授、认证医师詹妮弗·凯勒博士表示,"两者截然不同,我们离全面推荐激素治疗预防长期健康问题仍有很大距离。"
凯勒补充道,研究存在需考量的局限性:观察性研究无法确立因果关系;具体治疗方案(如剂量和类型)及参与者基线特征等变量存疑。"关于激素治疗的观察性研究普遍存在偏差——通常能获得治疗的人群初始健康状况更好、医疗资源更丰富。这并非刻意分配雌激素的对照试验,仅观察了实际用药人群。若她们本就健康且医疗条件优越,出现更好的健康结果也合乎逻辑。"
崔建议围绝经期或绝经期女性应与医疗提供者沟通,根据个人健康目标和症状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并咨询启动激素治疗的最佳时机。利斯总结道:"这项分析为中年女性健康预防的重要对话注入新活力,结果将推动更深入的研究。现阶段,女性应视其为积极信号,但尚不足以改变临床实践。"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