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加州大学研究团队凭借国家卫生研究院(NIH)800万美元资助,正致力于开发一种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全新生物靶点的创新药物。该研究由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的侯赛因·亚辛(Hussein Yassine)领导,重点探究为何携带APOE4基因(阿尔茨海默病最强遗传风险因子)的人群中,部分人会发展为痴呆而另一些人保持认知健康。
"我们的实验室发现了一种易引发脑部炎症的酶,"亚辛表示,"当前挑战是找到能阻断该酶且无害副作用的药物。"研究指出,这种名为"钙依赖性磷脂酶A2"(cPLA2)的酶会分解脑内保护性Omega-3脂肪酸并触发有害炎症。
为攻克此难题,亚辛联合南加州大学多恩西法学院与米切尔森会聚生物科学中心的维谢沃罗德·卡特里奇(Vsevolod "Seva" Katritch)。卡特里奇团队运用人工智能与基于物理学的工具,从数十亿小分子中筛选可穿透血脑屏障并精准契合酶活性位点的候选药物,其自主研发的V-SYNTHES计算平台使临床前候选药物研发周期缩短至两年内。
第三支协作力量来自南加州大学阿尔弗雷德·曼恩药学院药理学家斯坦·卢(Stan Louie),他主导实验室成果向安全药物的转化,评估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排泄及疗效风险,为推进至人体一期临床试验奠定基础。凯克医学院研究放射学教授陈凯(Kai Chen)则负责监测药物对脑部炎症的影响成像。
阿尔茨海默病影响约600万美国人,年经济负担达3200亿美元。尽管数十年研究仅产生少数针对淀粉样斑块或tau蛋白缠结的有限效用药物,南加州大学团队认为靶向脑部炎症将开辟全新治疗路径。该五年期资助推动亚辛团队十年探索取得突破:他们发现cPLA2水平升高的APOE4基因携带者更易发展为痴呆,而现有药物因缺乏选择性可能抑制关键邻近酶引发风险。
在卡特里奇实验室协助下,团队已精准筛选出靶向cPLA2的第三代候选药物。卢表示:"借助NIH资助,我们正将发现转化为临床可用药物,核心在于验证抑制炎症能否减轻阿尔茨海默病影响。"最新研究显示,阻断cPLA2不仅能增强Omega-3脂肪酸的脑保护作用,还可修复受损的血脑屏障——此前研究证实脑血管渗漏会减缓血流并导致有害物质侵入脑组织。
若研发成功,该项目将产出全球首个高选择性穿透血脑屏障的cPLA2抑制剂,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开启新纪元。"将科学发现转化为希望,需要团队协作,"亚辛强调。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