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心血管年龄普遍超标:受教育程度低群体心脏衰老达十年
芝加哥讯——45岁人群的心血管系统可能已呈现55岁健康状态,这种现象揭示了美国社会深层的健康鸿沟。发表于《美国医学会心脏病学杂志》的研究显示:美国女性平均心血管年龄比实际年龄老4岁,男性则老7岁。值得注意的是,高中及以下学历人群中,23%女性和33%男性的"心脏年龄"比实际年龄老超10年,低收入群体(家庭收入≤贫困线两倍)的相似比例分别达24%和35%。
从"风险年龄"到具象化警示
这项由西北大学萨迪亚·汗博士团队主导的研究创新性地引入"风险年龄"概念。通过分析14,140名30-79岁美国成人数据,研究人员开发出新的心脏年龄计算器:以理想心血管健康状态(总胆固醇120mg/dL、血压110mmHg、肾功能正常、无糖尿病且不吸烟)为基准,计算与其10年心血管病风险对应的同龄健康人群年龄。这种将抽象风险转化为具象年龄的沟通方式,可能比传统统计学表述更具警示效果。
种族与社会经济差异显著
研究揭示惊人的群体差异:
- 非裔美国人:女性心血管年龄平均超龄6.2岁,男性达8.5岁
- 西班牙裔男性:心血管年龄加快近8岁
- 亚裔美国人:差异最小(女性<3岁,男性6.7岁)
教育程度成为关键预测因子:
- 高中以下学历者:女性心血管超龄5.8岁,男性7.9岁
- 高学历群体:差异缩小至女性3.3岁,男性6.2岁
收入差距更甚:
- 低收入群体(≤贫困线2倍):女性超龄5.8岁,男性8.3岁
- 高收入群体:差异降至女性3岁,男性6岁
PREVENT计算器助力预防医学
美国心脏协会开发的PREVENT风险评估模型引入肾功能检测,较传统方法更精准。在线计算器可同时显示绝对风险百分比和"心脏年龄",这对年轻群体尤其有效——他们虽绝对风险低,但若"心脏年龄"超龄明显,更易产生行为改变动力。
健康鸿沟的深层动因
研究通讯作者指出:"教育水平和收入不仅是个人选择的结果,更反映了影响健康机会的社会经济结构性不平等。"尽管研究承认最优风险标准定义可能影响计算结果,但其跨断面数据已清晰揭示:要解决心血管衰老差异,必须从改善教育和经济条件等根本性社会因素入手。后续研究将验证"风险年龄"沟通方式是否比传统模式更能提升预防依从性。
该研究"PREVENT风险年龄公式及美国人群分布"于2025年7月30日发表于《美国医学会心脏病学杂志》,数据源自2011-2020年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研究团队声明与相关资助机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心脏协会)无利益冲突。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