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存储位置可能改变心血管年龄Where You Carry Fat Could Change How Old Your Heart Acts

心脑血管 / 来源:studyfinds.org英国 - 英语2025-08-26 06:36:44 - 阅读时长2分钟 - 884字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主导的研究通过21,241人的MRI扫描发现,脂肪存储位置比总体重更能影响心血管年龄。内脏脂肪与男女心血管衰老均显著相关,而女性臀部脂肪在绝经前具有保护作用。研究显示BMI误判率高达31%,建议关注腰围而非体重指数。新型糖尿病药物GLP-1受体激动剂可能成为心血管保护研究新方向。
脂肪存储位置心血管年龄内脏脂肪心血管衰老性别差异BMI指数局限临床实践建议体脂分布检测早期干预健康预防
脂肪存储位置可能改变心血管年龄

脂肪存储位置决定心血管年龄

由伦敦帝国理工学院Declan O'Regan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脂肪存储位置直接影响心血管系统的衰老程度。该研究通过分析英国生物银行21,241名成年人的MRI扫描数据,绘制脂肪分布图并测算"心血管年龄"——即心脏和血管的实际生理年龄与自然年龄的差异。

研究显示:

  • 内脏脂肪(深层腹部脂肪)是预测心血管年龄的最强指标
  • BMI存在显著误判:31%超重女性和11%超重男性的体脂率实属正常范围
  • 23%超重男性被MRI重新归类为肥胖组别

深层腹部脂肪的危害机制

这种肉眼不可见的内脏脂肪具有代谢活性,能分泌激素、细胞因子等信号分子。异常信号会引发炎症反应,加速心血管系统衰老。研究证实:

  • 内脏脂肪与男女心血管衰老均呈强相关
  • 肌肉脂肪浸润和肝脏脂肪积累同样加速血管老化

性别差异的突破发现

当对比男女差异时发现:

  • 男性腹部皮下脂肪和"苹果型"脂肪分布显著增加心血管风险
  • 女性臀部大腿的"梨型"脂肪在绝经前具有保护作用,可使心血管年龄更年轻
  • 雌激素水平下降后,这种保护效应消失,解释了绝经后女性心血管风险骤增的临床现象

BMI指数的重大局限

研究揭示传统BMI指数的3大缺陷:

  1. 无法区分肌肉与脂肪含量
  2. 对女性误判率高达31%
  3. 相同BMI下心血管风险差异可达数倍

以BMI=28的群体为例:

  • 运动员(肌肉为主)与久坐者(内脏脂肪为主)的心血管风险存在本质差异

临床实践建议

  1. 定期监测腰围(比BMI更敏感)
  2. 控制内脏脂肪的干预措施:
  • 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中高强度)
  • 优质蛋白摄入
  • 控制血糖水平
  1. 特别关注女性更年期后管理
  2. 新型药物GLP-1受体激动剂可能成为未来治疗方向

研究局限性

  • 样本以白人中上阶层为主
  • 横断面设计无法追踪动态变化
  • 心血管模型训练基于健康人群数据

本研究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提出脂肪分布分析比BMI更能预测心血管风险,为个性化预防提供新依据。建议将体脂分布检测纳入常规体检,特别是对腹部脂肪堆积人群进行早期干预。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