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在欧洲心脏病学会(ESC)2025年大会最新突破性研究(Hot Line)专场公布的BEAT-PAROX-AF研究结果,脉冲电场消融术(PFA)在治疗药物难治性阵发性心房颤动(AF)方面并未显示出优于射频消融术(RFA)的疗效。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疾病。对于药物控制无效的患者,导管消融术可通过消除异常电通路改善病情。波尔多IHU LIRYC心律失常与心脏建模研究所(法国)首席研究者Pierre Jaïs教授指出:"射频消融术作为肺静脉隔离的标准疗法已被广泛接受,但脉冲电场消融术作为非热能消融技术,具有操作更快捷、组织选择性更优的潜在优势。我们开展这项研究旨在直接比较PFA与改良RFA在药物难治性症状性房颤患者中的疗效差异。"
这项开放标签随机对照优效性试验在法国、捷克、德国、奥地利和比利时的九个高容量医疗中心进行。纳入标准为18-80岁对抗心律失常药物无反应的症状性阵发性房颤患者,且符合ESC指南关于抗凝治疗(术前3周以上)和消融适应证(I类或IIa类)要求。289例受试者随机接受单次脉冲电场消融术或基于CLOSE协议的逐点射频消融术。主要终点为12个月单次手术成功率,定义为在2个月观察期后无≥30秒心房心律失常复发、无需电复律、未重启I/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或重复消融。通过移动ECG系统每周自测和症状发作时的ECG记录进行随访。
研究显示,两种术式12个月单次手术成功率相近:脉冲电场消融组为77.2%,射频消融组为77.6%(调整差异0.9%,95%置信区间-8.2至10.1;p=0.84)。手术总时长方面,脉冲电场消融组显著缩短(56分钟 vs 95分钟,调整差异-39分钟,95%置信区间-44至-34)。
安全性方面,脉冲电场消融组手术相关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3.4%)低于射频消融组(7.6%),具体包括:脉冲电场消融组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射频消融组出现2例心包填塞、2例肺静脉狭窄>70%。两组分别有12例和15例发生>50%的肺静脉狭窄,均未出现死亡、持久膈神经麻痹或中风病例。
Jaïs教授总结指出:"基于CLOSE协议的两种消融技术均显示出优异疗效,虽然脉冲电场消融术在手术时间和并发症方面更具优势,但单次手术成功率并无显著差异。"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