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奥诊所问答:心房颤动与手术治疗Mayo Clinic Q and A: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surgery

心脑血管 / 来源:newsnetwork.mayoclinic.org美国 - 英语2025-08-12 21:52:08 - 阅读时长2分钟 - 775字
本文系统介绍了心房颤动的病理机制与心脏消融术的治疗原理,详细阐述了手术流程、术后恢复要点以及综合管理方案。由梅奥诊所心血管专家通过问答形式,解释了房颤引发的心脏功能损害、消融术如何阻断异常电信号传导,并强调术后生活方式调整与抗凝治疗的重要性。同时说明该疗法适应症及可能需要重复手术的情况。
心房颤动心脏消融术治疗方法症状心肌功能生活方式干预抗凝治疗术后恢复
梅奥诊所问答:心房颤动与手术治疗

问: 我出现了心房颤动症状,医生建议进行心脏消融术。这是常见的治疗方法吗?治疗过程是怎样的?

答: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心脏电活动紊乱性疾病,表现为心房(心脏上部腔室)电活动异常,导致心跳不规则。当心脏电信号不同步时,心肌无法协调收缩,影响正常血液流动,可能引发呼吸急促、心悸、头晕、疲劳等不适症状。

部分房颤患者会长期保持快速心率。若心室(心脏下部腔室)长期承受高速血流冲击,可能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最终降低全身供血效率。恢复正常心律可改善患者症状并促进心肌功能恢复。

房颤病灶主要来自连接肺部与左心房的肺静脉内肌束。这些肌束可产生异常快速电信号,引发心房颤动。因此,房颤消融术旨在切断肺静脉肌束与心房之间的异常电通路,既保留血液流通功能,又阻止异常电信号传导。

目前尚无房颤根治方法,但心脏导管消融术是最常见治疗手段,部分患者需配合药物维持正常心律。

房颤消融术需由心血管专科医生(心脏电生理学家)操作。手术通常采用全身麻醉,患者处于睡眠状态。医生通过腹股沟静脉插入导管,在X光引导下送入心脏。利用类似GPS的三维定位系统构建心脏三维影像,通过特殊导管记录心脏电活动,并应用射频或冷冻能量消融特定心肌组织。

因手术创口位于腹股沟静脉,患者恢复较快,部分可当日出院,多数仅需留院观察一晚。术后数小时即可正常行走,但建议一周内避免提举超过4.5公斤重物。

是否进行消融术需综合判断:症状严重程度、心脏泵血功能状态、药物治疗效果等。建议与医疗团队深入沟通个人情况。

除手术外,建议同步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控制体重、管理血压、适度运动、治疗睡眠呼吸暂停对维持术后正常心律至关重要。若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可能需长期抗凝治疗预防卒中。约30%患者可能需要接受多次消融手术。——克里斯托弗·德西莫内医生(心血管疾病专科,梅奥诊所明尼苏达州院区)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