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对心脏的损伤程度超乎想象Here's Just How Much Lupus Damages the Heart | MedPage Today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www.medpagetoday.com澳大利亚 - 英语2025-10-29 01:32:01 - 阅读时长3分钟 - 1208字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对尸检数据的深入分析揭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心脏结构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包括心肌肥大、冠状动脉疾病等病理变化普遍存在,某些异常使心血管死亡风险提升达16倍;该研究基于国家法医信息系统123例SLE死亡病例与车祸遇难者的匹配分析,首次全面证实小血管、心肌、瓣膜等心脏各解剖结构均受累及,为解释SLE患者高心血管死亡率提供了关键病理学依据,同时提示临床可能需要更全面的多模态评估来管理患者心血管风险。
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损伤心血管死亡率猝死心脏扩大心肌纤维化冠状动脉疾病心血管风险多模态评估
狼疮对心脏的损伤程度超乎想象

芝加哥——澳大利亚一项研究显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死亡患者的严重心脏异常(如心脏扩大、瓣膜病和冠状动脉疾病)发生率远高于车祸遇难者。墨尔本大学的劳拉·罗斯医学博士在风湿病学会年会上报告,与因车祸死亡的普通人群对照组相比,SLE患者出现此类异常的几率最高可增加16倍。

罗斯指出,SLE几乎影响心脏的每个解剖结构:小血管、心包、心肌、瓣膜甚至单个细胞。这种病理细节是活体患者的活检或影像扫描无法获取的。这些发现有助于解释既往研究中观察到的SLE患者心血管死亡率升高现象。尸检报告显示,这些异常使心血管死亡(如心力衰竭或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风险最高增加6倍。

该研究延续了墨尔本团队今年早些时候对系统性硬化症患者尸检数据的分析。心肌病同样是该疾病的特征,研究显示其纤维化、小血管病变和心壁炎症发生率异常高。两项研究均基于澳大利亚国家法医信息系统收录的医学检查报告,该系统是"接受法医调查的死亡在线数据库"。研究人员通过系统搜索将SLE或狼疮(含相关ICD编码)列为死因的案例,最终确定123例SLE病例,并按性别和年龄(±5岁)匹配车祸死亡对照组。病例组与对照组平均年龄53-54岁,85%为女性。

特定心血管病理的比值比如下:

  • 心脏扩大:比值比6.2(95%置信区间3.2-12.1)
  • 心包异常:比值比10.9(95%置信区间4.6-25.6)
  • 心肌细胞肥大:比值比10.4(95%置信区间3.5-30.8)
  • 心肌纤维化:比值比4.3(95%置信区间2.4-7.7)
  • 中重度冠状动脉疾病:比值比2.8(95%置信区间1.5-5.2)
  • 冠状小血管病变:比值比9.6(95%置信区间2.2-42.4)
  • 心肌梗死病史:比值比5.5(95%置信区间1.8-16.7)
  • 心肌炎症:比值比15.9(95%置信区间3.7-69.5)

绝对发生率方面,SLE病例中异常比例从主动脉瓣病变的14%到心肌纤维化的58%不等,而车祸遇难者对应比例为2%至28%。约80%的SLE死亡为猝死,其中47%明确归为心源性猝死,其余多死于缺血性疾病或心力衰竭。

多数特定异常与死亡风险显著相关。例如心脏扩大使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3.6倍,心源性猝死风险增加3.4倍(均P<0.01)。冠状动脉疾病和小血管病变同样与两类死亡相关。唯一未显示显著关联的是心肌炎症;此外心肌纤维化和瓣膜病变虽增加总体心血管死亡风险,但与猝死无显著关联。

虽然这些发现可能不直接指导临床治疗,但揭示了SLE患者50多岁时可能存在的严重心脏病理,其严重程度此前未被充分认识。罗斯反问道:"是否需要多模态评估(显然无需开胸检查)来准确评估狼疮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她同时指出研究局限性:澳大利亚全国尸检程序和报告标准不统一,且无法确认尸检执行原因(尽管多数涉及猝死),研究团队也无法通过组织病理学分析验证结果。

【全文结束】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