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管功能障碍的病理特征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由于冠状动脉血流受限导致心肌缺血的临床综合征。该病症的典型症状包括胸骨后压迫性胸痛(可放射至左肩或下颌)、伴随恶心和出汗。约30%的患者表现非典型症状,尤其是女性、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
分型诊断标准
根据心电图(ECG)特征和心肌生物标志物(如肌钙蛋白)检测结果,ACS分为三种类型:
-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导致心肌坏死,ECG显示ST段抬高
-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冠状动脉部分闭塞导致心肌损伤,ECG可见非特异性改变
- 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缺血未导致心肌细胞坏死
临床特征
与稳定性心绞痛不同,不稳定型心绞痛常在休息或轻度活动时发作。新发心绞痛被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提示冠状动脉新发病变。典型症状包括:
- 胸部压迫感/烧灼感
- 放射至手臂/颈部的疼痛
- 伴随症状:出汗(46%)、呼吸困难(42%)、恶心(37%)
病理生理学
斑块破裂(60%)和斑块侵蚀(30%)是主要发病机制:
- 斑块破裂:富含脂质、炎症细胞浸润的不稳定斑块
- 斑块侵蚀:含丰富细胞外基质但无炎症的浅表病变
诊断方法
- 心电图检查:急诊条件下首选检查,ST段抬高提示STEMI
- 血液检测:肌钙蛋白水平升高提示心肌损伤
- 风险评估:结合HEART评分、TIMI评分等预测模型
治疗策略
- 基础治疗:
- 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 硝酸甘油扩张血管
- 吗啡镇痛(仅用于持续胸痛)
- 再灌注治疗:
- 溶栓治疗(院前30分钟内实施)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门球时间<90分钟)
- 特殊人群:可卡因相关ACS禁用β受体阻滞剂
预后评估
- 评分系统:
- TIMI评分:评估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风险
- GRACE评分:预测6个月至3年死亡率(>140分为高危)
- 流行病学:苏格兰禁烟政策实施后ACS住院率下降17%(非吸烟者占67%)
研究进展
2024年印度研究显示,该地区女性ACS患者预后显著劣于男性(OR=1.42,95%CI 1.15-1.75)。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联合氟-18脱氧葡萄糖PET可识别高风险脂质斑块。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