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数据指导多支血管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治疗方案
马德里,西班牙 - 2025年8月31日:在欧洲心脏病学会(ESC)2025年会突破性研究论坛上公布的关键研究显示,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立即完全血管重建术未显示与分期手术方案的非劣效性。
近半数STEMI(心肌梗死类型)患者合并多支血管病变(至少两支冠状动脉阻塞)。根据ESC指南,建议对这类患者实施完全血管重建术,即同时处理导致心肌梗死的责任血管(罪犯病变)及其他病变血管(非罪犯病变)。
OPTION-STEMI试验首席研究者、韩国全南大学医院Youngkeun Ahn教授解释:"我们对比了两种治疗策略:在同一次手术中立即处理所有病变血管的完全血管重建术,与在住院期间分阶段处理非罪犯病变的分期手术方案。研究纳入了广泛的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群体。"
该多中心临床试验由韩国14家医学中心开展,属于研究者发起的开放标签非劣效性随机对照试验。纳入标准为成功完成罪犯血管PCI治疗的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患者按1:1随机分组,立即组在首次手术中同步处理所有病变血管,分期组则在住院期间择期处理非罪犯病变。主要终点为1年内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任何非计划血管重建的复合事件发生率。
共纳入994例患者,中位年龄66岁,男性占79%。33%患者表现为Killip II/III级心功能(提示存在心力衰竭表现)。立即组中位住院4天,分期组5天。分期组中位手术间隔时间为3天。
随访1年结果显示,立即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13.1%,分期组10.8%(风险比[HR] 1.24;95%置信区间[CI] 0.86-1.79;非劣效性检验p=0.24),未达到非劣效性标准。亚组分析显示治疗效果存在异质性:对心功能受损患者(Killip II-III级),立即手术风险显著增加(HR 1.79;95% CI 1.05-3.05),而心功能正常患者(Killip I级)风险较低(HR 0.84;95% CI 0.50-1.41;交互作用p=0.04)。
次要终点分析显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立即组3.9% vs. 分期组5.1%(HR 0.77;95% CI 0.42-1.39),死亡率7.5% vs. 5.3%(HR 1.44;95% CI 0.87-2.38)。
Ahn教授总结指出:"OPTION-STEMI试验显示立即完全血管重建术并未证实非劣于分期手术方案。近期两项研究虽显示立即手术的非劣效性,但其纳入人群包含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或选择低危STEMI患者,且分期手术间隔数周。结合我们的发现,对存在心力衰竭征象的患者,建议将立即手术限用于低危稳定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