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是癌症患者常见但难以管理的并发症,尤其是接受高强度化疗的患者。现在,阿德莱德大学的新研究提供了关于如何为血液癌症患者提供营养的新见解,以确保他们在治疗期间保持足够的营养。
该研究比较了肠内(管饲)喂养与肠外(静脉注射)喂养方法,以确定哪种方法对患者营养更好,并对肠道微生物群——存在于肠道中帮助分解食物和预防疾病的细菌——产生较少的并发症。
研究结果已发表在《支持性癌症护理》杂志上。
"高剂量化疗通常会导致肠道微生物组的紊乱,这与败血症等有害治疗结果相关,"该研究的主要作者、阿德莱德大学副教授汉娜·沃迪尔表示。
"肠外喂养通常是预防这些患者营养不良的最常用方法,但我们希望了解是否有更好的方法来预防这些增加感染风险并可能导致早逝的副作用。"
在荷兰接受治疗的血液癌症患者被选入这项随机研究,研究人员监测了他们的粪便样本以及体重和上臂围的变化。
"我们发现肠内喂养对患者耐受性很差,大多数患者无法忍受管饲超过五天,"沃迪尔副教授说。
"在体重管理和肠道健康方面没有任何益处。尽管临床前研究表明肠内喂养对维持肠道微生物群更好,而我们知道这些微生物群在化疗期间会受到严重损害。"
该研究还调查了导致试验参与者肠道紊乱的因素。
"与普遍看法相反,抗生素对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很小,这再次证明了荷兰强制执行的严格抗生素使用规程的好处。相反,粘膜损伤——即胃肠道保护层的损伤——才是主要元凶,"沃迪尔副教授表示。
"有趣的是,我们发现通过监测瓜氨酸水平可以预测肠道微生物群的这些变化。瓜氨酸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氨基酸,是肠道内衬受损程度的可靠指标。
"这证实了先前研究的临床前数据,通过进一步研究,可能帮助我们更早地识别和管理与肠道微生物群相关的并发症,如感染。"
更多信息:汉娜·R·沃迪尔等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肠内与肠外营养:一项关于临床结果和肠道微生物群动态的随机对照试验》,《支持性癌症护理》(2025)。
期刊信息:《支持性癌症护理》
提供方:阿德莱德大学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