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骨折术后护理六大关键点

治疗与康复治疗与康复 / 责任编辑:家医大健康2025-09-18 09:09:49 - 阅读时长3分钟 - 1147字
通过解析老年人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形成机制与预防策略,系统阐述感染防控、关节保护、肺部护理等关键环节的操作要点,结合最新临床指南提供可落地的家庭护理方案,帮助患者缩短康复周期并降低复发风险。
骨折术后并发症关节僵硬褥疮预防肺部感染泌尿感染康复护理血运障碍血栓预防营养支持物理治疗骨质疏松术后康复老年人健康医疗照护
老年人骨折术后护理六大关键点

老年人骨折术后恢复慢,还容易出现感染、关节僵硬、压疮等并发症,科学护理是帮他们顺利康复的关键。下面从六个方面,跟大家说说护理的重点。

一、防感染:筑牢三层防护墙

老年人皮肤抵抗力变弱、免疫力下降,术后伤口特别容易“中招”感染。护理要抓好这三点:

  1. 每天看伤口:留意伤口有没有渗液,如果渗液颜色异常(比如变绿、发黑)、有怪味,或者伤口红、肿、热、痛越来越厉害,赶紧找医生护士。
  2. 选对敷料:按医生要求用抗菌敷料,比普通纱布更能防感染。
  3. 勤洗手消毒:接触伤口前后一定要认真洗手、消毒,能大大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二、护关节:循序渐进练功能

长时间不动会让关节僵硬、老化,得慢慢帮关节“醒过来”:

  1. 慢慢练肌肉:在康复师指导下,先做不用受力的肌肉收缩练习(比如绷紧大腿前侧的肌肉),再逐步增加训练量。
  2. 摆对姿势:用软枕头垫着关节,保持正常姿势,别让关节被拉扯变形。
  3. 用物理治疗:按照康复计划,合理用理疗仪器帮忙缓解关节不适。

三、促骨愈:多管齐下补和练

如果老人有骨质疏松,更要帮骨头“长好”:

  1. 吃够营养:每天保证蛋白质摄入(大概每公斤体重吃1.0-1.5克,比如60公斤老人每天吃60-90克),还要补充钙和维生素D。
  2. 做理疗辅助:配合低强度的物理治疗(比如磁疗),帮骨头更快长痂。
  3. 别乱受力:什么时候能下地、用多大劲,一定要按拍片结果来,别自己急着动。

四、护呼吸:三个方法防肺部问题

长期躺着容易得肺炎、肺不张,要守住呼吸“防线”:

  1. 练腹式呼吸:每天做几次腹式呼吸(吸气时肚子鼓起来,呼气时收回去),维持肺活量。
  2. 帮着排痰:半躺着或侧着身,用空心掌轻拍后背,促进痰液咳出来。
  3. 留意血氧:如果老人血氧饱和度下降(比如低于95%)或觉得胸闷,赶紧调整姿势。

五、护泌尿:预防感染有三招

术后插导尿管的老人,容易得尿路感染,要注意这些:

  1. 管好导尿管:保持引流管密闭,固定好别乱动,别让尿液倒流。
  2. 喝够水:根据心脏、肾脏情况,每天喝适量的水(比如没有心脏病的老人每天喝1500-2000毫升),多排尿能冲掉细菌。
  3. 注意异常信号:如果老人突然发烧、精神不好、小便疼,可能是感染了,赶紧找医生。

六、护皮肤:别让压疮找上门

长期卧床容易压出压疮(褥疮),护理要“防患于未然”:

  1. 减轻压力:用标准减压垫(比如气垫床),每2小时帮老人翻一次身,避免骨头突出的地方(腰、胯、脚后跟)长时间受压。
  2. 护好皮肤:保持皮肤稍微湿润,别用太烫的水或肥皂反复洗,以免破坏皮肤保护层。
  3. 定期检查:常看骨头突出部位的皮肤,如果变红、变紫,要赶紧处理。

老年人骨折术后护理要面面俱到,从伤口到关节,从骨头到呼吸、泌尿、皮肤,每一点都不能马虎。家人多用心,按照这些方法慢慢来,才能帮老人少受痛苦,更快恢复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