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显示,病毒感染不仅会在感染后立即增加心脏病风险,长期来看也会提高这一风险。
研究表明,新冠感染与心脏病和中风等心血管疾病有很强的关联,但新研究发现,流感、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和带状疱疹等其他病毒感染也会增加心脏问题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这项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的荟萃分析回顾了跨越数十年的155项研究,发现病毒感染不仅会在感染后立即增加心脏病风险,长期来看也会提高这一风险。
感染流感的人在感染后一个月内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性高达六倍,而感染新冠的人患心脏病或中风的风险几乎是未感染者的一倍。
"预防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确实是接种疫苗,"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大卫·格芬医学院兼职教授、该研究的主要作者河合公佑博士表示。"我们通常接种疫苗是为了降低流感或其他疾病的风险,但我认为疫苗可能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提供额外益处。"
新研究的作者得出结论,流感和新冠感染与心肌梗死等急性心血管事件的高风险相关。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和带状疱疹等慢性病毒感染则与冠心病和中风的长期风险增加相关。
新研究还指出,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甲型肝炎、人乳头瘤病毒(HP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病毒也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相关,但研究表示需要对这些关联进行更多研究。
病毒如何影响心脏?
耶鲁医学院感染预防副医学主任斯科特·罗伯茨博士表示,新发现与临床医生长期以来的观察结果一致。
他说:"不幸的是,许多感染都会导致这种情况。呼吸道病毒通过两种方式增加心血管风险":间接地,通过引发过度活跃的免疫反应导致炎症,引起压力和影响心脏的血液凝固;或者直接地,当病毒攻击心脏组织本身时。
罗伯茨表示,大多数呼吸道病毒,包括新冠、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都通过间接途径作用,而与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相关的肠道病毒株则可以直接感染心肌。
他说:"一般来说,病毒感染越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就越大。"他还补充说,这些感染还可能使心力衰竭等现有心脏问题恶化。
河合表示,很难量化病毒感染者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因此每个人都应采取保护措施。
河合说:"这也取决于病毒感染的类型。不仅仅是那些原本就有心血管疾病高风险的患者可能面临更大风险,年轻人或那些可能不一定具备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人在病毒感染后也面临增加的风险。"
预防是关键
研究人员写道:"我们的研究强调了综合预防措施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有传统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成年人。疫苗可能在预防心血管疾病风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他们得出结论,疫苗接种和及时的抗病毒治疗等预防措施有助于减轻心血管疾病的负担,而心血管疾病仍然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
罗伯茨表示:"许多这类病毒已有疫苗,通常会降低感染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因为接种疫苗的人感染更可能表现为轻症。"
河合表示,在免疫系统健康的人群中,疫苗具有保护作用而不会引起心血管疾病,因为它们通常含有少量灭活病毒或来自病原体的特定亚单位。灭活病毒不会引发导致影响心脏炎症的过度免疫反应,也无法攻击心脏组织本身。
罗伯茨建议,任何担心感染后心脏问题风险的人都应咨询医生。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