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失衡与结构变化与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嗅觉功能障碍相关联Microbial Imbalances, Structural Changes Linked With Olfactory Dysfunction in MS | AJMC

环球医讯 / 硒与微生态来源:www.ajmc.com美国 - 英语2025-10-29 23:48:24 - 阅读时长4分钟 - 1990字
一项发表在《临床与转化神经病学年鉴》上的新观察性研究揭示,多发性硬化症(MS)患者常见的嗅觉功能障碍可能主要源于鼻黏膜微生物变化而非仅中枢炎症所致。研究发现MS患者宾夕法尼亚大学嗅觉识别测试得分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且鼻腔微生物组成存在明显差异,特别是口腔普雷沃菌(Prevotella buccalis)减少和莫拉菌属(Moraxella)丰度变化。该研究首次系统分析了鼻腔微生物组成与黏膜结构对嗅觉功能的影响,提出了"鼻-脑轴"概念,表明鼻腔微生物失衡可能作为MS早期无创生物标志物,为理解MS病理机制提供了全新视角,尽管研究受限于小规模单中心队列,但强调了鼻黏膜微环境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潜在重要性。
多发性硬化症嗅觉功能障碍鼻腔微生物失衡鼻-脑免疫连接微生物多样性鼻黏膜结构神经炎症疾病活动生物标志物花生四烯酸代谢甘油磷脂酰肌醇
微生物失衡与结构变化与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嗅觉功能障碍相关联

结构与微生物发现表明多发性硬化症(MS)患者可能存在鼻-脑免疫连接。

发表在《临床与转化神经病学年鉴》上的一项新的观察性研究报道,多发性硬化症(MS)中一种更为常见但未被充分认识的症状——嗅觉功能障碍,可能反映了鼻黏膜的微生物变化,而不仅仅是中枢炎症。该研究首次探讨了鼻腔微生物组成和黏膜结构如何相互作用以影响MS患者的嗅觉表现。

作者指出:"鼻腔通过嗅觉神经通向中枢神经系统(CNS),且不受血脑屏障保护,为偶然进入CNS的细菌及其产物提供了自然途径,可能导致微生物失衡。我们的结果填补了这一空白,因为目前没有直接针对MS患者鼻黏膜微生物测序的数据。"

贵州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招募了42名MS患者和37名匹配的健康对照(HC)。在排除了吸烟、鼻部疾病或近期感染等混杂因素的参与者后,30名MS患者和30名对照被纳入分析。使用宾夕法尼亚大学嗅觉识别测试(UPSIT)测量嗅觉功能。高分辨率MRI量化了上鼻甲体积,而16S rRNA测序则用于分析鼻腔微生物组,以了解黏膜结构和微生物多样性变化是否与嗅觉功能相关。

尽管没有参与者报告主观嗅觉丧失,但MS患者的UPSIT测试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27.87对29.93;P = 0.027)。使用28.5分的临界值,该测试区分MS和对照的敏感性为63%,特异性为60%(AUC = 0.66;P = 0.031)。UPSIT表现与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分、复发次数或疾病持续时间均无相关性(所有P > 0.05)。

对部分样本的微生物组分析显示,不同嗅觉状态组之间存在组成差异。总体而言,UPSIT得分较低的MS参与者中alpha多样性(Chao1)更高(P = 0.004),而健康对照≤28分组与MS≤28分组之间的beta多样性存在差异(P = 0.033)。此外,嗅觉受损的MS参与者中口腔普雷沃菌(Prevotella buccalis)丰度降低(P = 0.030),而嗅觉功能正常的健康对照中莫拉菌属(Moraxella)物种更为丰富(P = 0.028)。普雷沃菌减少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增加的趋势与在MS肠道和脑组织中观察到的微生物趋势相似,强化了"鼻-脑轴"的概念,即黏膜生态系统与神经炎症之间存在联系。

在功能通路分析中,嗅觉评分较高的MS参与者显示出花生四烯酸代谢和甘油磷脂酰肌醇(GPI)锚定的富集,这两者都与神经炎症和嗅觉信号传导相关。UPSIT得分较低的对照则显示出胆汁分泌和氨基糖苷生物合成通路的富集。

MRI分析显示,在健康参与者中,较大的上鼻甲体积与较高的UPSIT评分相关(P = 0.041),但在MS患者中这种关联消失(P = 0.625)。在MS组内,上鼻甲体积与几种机会性菌属呈负相关,包括红细菌属(Cupriavidus)、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Methylorubrum)、伊多内拉菌属(Ideonella)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所有P < 0.05)。EDSS评分和年龄均与多索链球菌属(Dolosigranulum)丰度呈正相关(P = 0.006和P = 0.016)。"这表明鼻甲体积与微生物组成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作者解释道。

嗅觉丧失影响约30%至40%的MS患者,但其生物学基础仍不确定。这项研究增加了证据表明,鼻腔微生物失衡,而不仅仅是神经解剖学损失,可能促成感觉障碍,并可能作为疾病活动的早期无创生物标志物。

尽管作者警告说,他们的发现是初步的,并受到小规模单中心队列的限制,但他们强调了这些发现对MS研究和监测的更广泛意义。"这些发现突显了鼻黏膜微环境在嗅觉功能中的潜在重要性,特别是在MS背景下,"作者总结道。"需要进行更大规模、长期的研究,结合功能测试和预测分析,以明确因果关系并评估鼻腔微生物组变化在MS中的诊断和治疗潜力。"

参考文献

  1. Gao Z, Danzhen Z, Li Y, Zhu J, Chu L, Yang Z. 探索多发性硬化症相关嗅觉障碍中的鼻腔结构-微生物相互作用. 临床与转化神经病学年鉴. 2025年9月16日在线发表.
  2. Nemati MH, Yazdanpanah E, Kazemi R, 等. 微生物群驱动的多发性硬化症机制:发病机制、治疗策略和生物标志物潜力. 生物学. 2025;14(4):435.
  3. Tett A, Pasolli E, Masetti G, Ercolini D, Segata N. 普雷沃菌多样性、生态位及其与人类宿主的相互作用. 自然微生物学评论. 2021;19(9):585-599.

【全文结束】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