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接受 霍马拉·巴蒂斯塔 (Jhommara Bautista) 安德烈斯·洛佩斯-科尔特斯 (Andrés López-Cortés)*
- 厄瓜多尔基多美洲大学(Universidad de Las Américas)医学院癌症研究组(CRG)
昼夜节律由中央和外周生物钟调控,几乎协调人体生理的各个方面,包括新陈代谢、内分泌功能、神经免疫活动和行为。新兴证据表明,这些振荡与肠道微生物群密切相关,而肠道微生物群本身在组成和代谢物产生方面也表现出昼夜波动。这种双向调控建立了一个动态的昼夜节律-微生物群轴,同步调节营养处理、激素分泌、免疫监视和神经信号传递。通过遗传、环境或生活方式因素对这种时间同步的破坏,会导致系统性失调,促进代谢综合征、内分泌失衡、免疫功能障碍、神经精神疾病易感性、心血管异常和致癌过程。机制研究表明,微生物衍生的代谢物如短链脂肪酸、胆汁酸和吲哚充当昼夜节律信号,而宿主时钟基因则调节微生物生态和肠道屏障完整性。这些见解强调了昼夜节律精准医学的转化潜力,在这种医学中,限时进食、益生菌、益生元和时间疗法可以恢复微生物和宿主生物钟之间的同步。本综述综合了当前关于昼夜节律对微生物群介导的在代谢、神经、免疫和内分泌通路上的互作调控的知识,强调了其对健康、疾病和新型治疗策略的意义。
关键词: 昼夜节律,外周生物钟,肠道微生物群,代谢物产生,昼夜节律-微生物群轴,治疗策略
收稿日期:2025年8月23日;接受日期:2025年10月21日
版权:© 2025 巴蒂斯塔和洛佩斯-科尔特斯。本文是根据知识共享署名许可协议(CC BY)分发的开放获取文章。允许在其他论坛中使用、分发或复制,前提是原始作者或许可方得到认可,并引用本文在该期刊中的原始出版物,符合公认的学术实践。不遵守这些条款的使用、分发或复制是不允许的。
- 通讯作者:安德烈斯·洛佩斯-科尔特斯 (Andrés López-Cortés)
免责声明:本文中表达的所有主张仅属于作者,不一定代表其所属组织、出版商、编辑或审稿人的观点。本文中可能评估的任何产品或制造商可能提出的任何声明均未获得出版商的保证或认可。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