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种生活方式改变可预防近一半未来痴呆症病例14 lifestyle changes linked to lower dementia risk | news.com.au — Australia’s leading news site for latest headlines

认知障碍 / 来源:www.news.com.au澳大利亚 - 英语2025-09-15 14:04:13 - 阅读时长2分钟 - 939字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显示,通过14项贯穿生命各阶段的生活方式调整(包括控制LDL胆固醇、防治听力损失、管理抑郁情绪等),可有效预防全球45%的痴呆症病例。文章揭示澳大利亚已成为痴呆症头号死因国家,强调早期教育、中年健康管理及晚年社交活动对降低发病风险的关键作用,并提出系统性防控策略。
痴呆症生活方式改变预防全生命周期高LDL胆固醇抑郁症听力损失肥胖2型糖尿病吸烟高血压酗酒社交隔离未矫正视力空气污染
14种生活方式改变可预防近一半未来痴呆症病例

对于多年被视作"老年厄运"的痴呆症,最新研究证实通过14项可调节的生活方式,可预防近半数病例。神经科学澳大利亚研究所(NeuRA)首席执行官兼研究所所长马修·基尔南教授指出,痴呆症现已成为澳大利亚75岁以上女性首要死因,预计数年内将成为全体75岁以上人群的首要死亡诱因。

全球痴呆症患者预计2050年将达1.53亿,澳大利亚现患群体已达43.3万人,2054年将激增至81.25万人。2024年《柳叶刀》委员会报告更新了风险因素清单,将中年期高LDL胆固醇和晚年视力未矫正两项新增至原有12项中,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防控体系:

早年阶段

未完成中学教育

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与认知储备呈正相关,终身学习可增强大脑抗衰老能力。

中年阶段(40-65岁)

高LDL胆固醇

脑部胆固醇沉积不仅增加中风风险,还促进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蛋白沉积。调脂药物使用者风险未见升高。

抑郁症

中年抑郁对痴呆风险影响最显著,可能与抑郁导致海马体萎缩有关。

听力损失

每10分贝听力下降使风险上升4-24%。验配助听器可改善社交隔离状态。

创伤性脑损伤

运动碰撞、车祸等导致的脑震荡可能使阿尔茨海默病提前2-3年发作。

肥胖

超重人群认知损伤风险显著升高,BMI控制在18.5-24.9为佳。

久坐少动

WHO建议每周150-30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改善脑部供血、抑制炎症反应。

2型糖尿病

中年发病者风险显著,需严控血糖及胰岛素抵抗。

吸烟

烟草毒素及血管损害使风险倍增,戒烟可逆转部分损伤。

高血压

中年期高血压显著增加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风险,规范治疗可降低认知衰退。

酗酒

每周超过10个标准饮酒精使风险上升3倍,建议每日不超过4标准杯。

晚年阶段

社交隔离

孤独感加速认知衰退,建议每周至少保持3次社交互动。

未矫正视力

2021年大型研究确认未佩戴眼镜的视力障碍者风险增加30%。

空气污染

建议污染天减少户外活动,车内关闭通风系统。

澳大利亚Specsavers首席听力学家尼克·泰勒建议:50岁后每两年进行专业听力检测,早期干预可降低30%风险。《柳叶刀》委员会强调,系统性防控措施可使全球痴呆症发病率下降45%,需政府、医疗机构与个人三方协同推进。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