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中风?记住这些简单征兆Having a Stroke? Look for These Simple Signs | Naturally Savvy

心脑血管 / 来源:naturallysavvy.com加拿大 - 英语2025-09-14 13:07:17 - 阅读时长3分钟 - 1025字
本文详细解析中风的发病机制、症状识别与预防措施,强调FAST测试在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指出80%的中风可通过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可控风险因素预防,同时揭示北美人种差异对中风风险的影响。
中风中风征兆中风症状中风急救中风预防高血压房颤高胆固醇糖尿病健康生活方式
遇到中风?记住这些简单征兆

遇到中风?记住这些简单征兆

中风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与年龄、种族或性别无关),每5个家庭中就有4个会在生命周期内受到中风影响。中风是继心脏病和癌症之后的第三大死亡原因,更是北美成年人群致残的首要因素。据统计,80%的中风患者年龄超过65岁,55岁后每增加十岁,中风风险翻倍。令人惊讶的是,超过半数50岁以上人群对中风认知存在严重不足,既不了解其定义,也未能识别症状或意识到及时就医的重要性。

什么是中风?

大脑需持续供应富含营养和氧气的血液维持功能。当脑部血流突然中断(缺血性中风)或脑血管破裂出血(出血性中风)时,神经细胞会因缺氧而不可逆死亡。由于脑区功能分区特性,损伤位置和范围决定患者的功能丧失程度。因此疑似中风时,分秒必争的医疗干预对降低脑损伤、残疾或死亡风险至关重要。

中风症状

美国中风协会数据显示,不足75%民众能准确列举常见预警信号。部分症状类似醉酒状态,但具有突发特征:

  • 面部、手臂或腿部无力或麻木(即使短暂出现)
  • 语言障碍(含言语含糊)
  • 意识混乱
  • 无诱因眩晕
  • 单眼或双眼视力障碍(包括暂时性)
  • 突发剧烈头痛
  • 步行困难(含平衡或协调障碍),尤其伴随其他症状时

临床案例显示,轻微中风症状可能非常隐匿。曾有同事轻度中风时,因自觉状态异常而主动回避社交,仅表现为轻微健忘与行为差异,未能及时引发他人警觉。

急救方案:FAST测试

F=面部(Face)

让患者微笑,观察是否单侧面部下垂

A=手臂(Arms)

要求双臂平举,观察是否单侧下垂

S=言语(Speech)

请重复简单句子,检查是否存在言语含糊

T=时间(Time)

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预防策略

约80%中风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预防。重点控制以下可改变的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 控制建议
高血压 首位风险因子,定期监测并维持在正常范围
房颤 心律异常需专业治疗
高胆固醇 通过饮食和药物调控
动脉粥样硬化 减少饱和脂肪摄入
糖尿病 血糖控制可降低2.5倍风险
吸烟 立即戒烟并避免二手烟
饮酒 女性每日≤2杯/周≤10杯;男性每日≤3杯/周≤15杯

健康生活方式建议:

  1. 维持BMI<25 kg/m²(减重10%即显著改善)
  2. 每周规律运动(设定现实目标)
  3. 每日纤维摄入25-38g(改善血脂和循环)
  4. 每日盐摄入控制在2300mg以内(警惕加工食品钠含量)

图片提供:david shankbone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