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半数美国人认为美国医疗保健系统存在根本性缺陷,普华永道医疗保健研究所最新调查显示,他们正寻求包括人工智能和可穿戴设备在内的技术来改善医疗服务。
一份报告揭示了代际变化、成本上升和新技术如何重塑人们对医疗可及性和服务的期望。数据显示,该系统虽面临压力,但也处于转型边缘。
调查显示,成本和可及性仍是主要障碍,58%的受访者表示获得医疗服务取决于收入或社会地位,而在无保险消费者中,这一比例升至71%。
在无保险人群中,53%报告因负担能力问题存在未处理的医疗需求,相比之下,所有消费者中这一比例为31%。即使有保险的人也担心保险不覆盖的费用、长期护理、免赔额、共付额、紧急费用和高保费。
代际差异指明了可能产生最深刻变化的领域。千禧一代和X世代——其中许多人同时照顾孩子和年迈父母——正在寻找能让护理更轻松的技术。
超过三分之二(68%)表示在尝试获取医疗服务时面临障碍,而所有消费者中这一比例为55%;61%担心如果失业或失去保险,将无法负担医疗费用。
人工智能备受青睐
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强烈:71%的人正在使用或对医生审核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工具有兴趣,73%愿意使用人工智能驱动的导航系统来帮助找到合适的医疗服务提供者,两者均显著高于平均水平。
Z世代正开始定义数字原住民的医疗保健样貌。只有57%表示信任初级保健医生,而婴儿潮一代中这一比例为85%。约36%的Z世代和千禧一代受访者信任科技或零售公司提供医疗服务,而老一辈中这一比例为21%。
近十分之八的Z世代受访者每月使用可穿戴设备、远程医疗平台和在线处方服务等数字健康工具,约20%依赖人工智能或数字工具的见解来指导医疗决策。
医护人员倦怠在数据中也显而易见。69%的患者表示他们的医疗专业人员显得匆忙或时间紧迫,61%描述他们分心,59%说他们似乎倦怠或精疲力尽。
乐观迹象
尽管存在挫折,该研究发现了乐观迹象。44%的受访者相信到2035年美国医疗保健将得到改善,理由是医疗技术进步、早期检测和预防、人工智能、个性化治疗以及远程医疗服务的扩展。
普华永道的报告还确定了医疗领导者在应对消费者期望变化时的四大优先事项:
首先,医疗机构应将增长与实体设施脱钩。消费者正转向虚拟、居家和零售医疗,可扩展的数字平台比物理空间更为重要。
其次,构建互联生态系统至关重要。只有26%的消费者表示跨系统访问记录很容易。医疗机构应投资于互操作性、开放API和统一平台,以实现安全的数据共享。
第三,组织应关注高需求市场,如照护者、慢性病患者和多代家庭。这些群体重视人工智能驱动的导航工具、智能健康设备和负担得起的数字选项。
最后,报告建议领导者使医疗服务民主化。虚拟和数字医疗的使用中收入差距依然存在,扩大可负担性和信任将是触及服务不足人群的关键。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