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打匹克球——受伤比你想象的更容易Be Careful Playing Pickleball—It’s Easier to Get Hurt Than You Think - Yahoo Sports

环球医讯 / 健康研究来源:sports.yahoo.com美国 - 英语2025-10-29 21:33:27 - 阅读时长3分钟 - 1411字
匹克球作为美国近四年增长最快的运动,已吸引超2000万参与者,但伤害风险被严重低估。研究表明60岁以下球员多发软组织损伤如扭伤和拉伤,60岁以上则骨折率显著上升;膝部、背部、小腿及肩袖损伤最为常见,坐骨神经痛和关节炎发作亦频发,眼科研究更指出眼部受伤率呈"令人震惊"的激增趋势。专家强调尽管匹克球本身不比网球危险,但其快速横向移动特性易导致未充分准备的玩家受伤,建议通过科学热身、交叉训练及避免带伤运动来预防,同时提醒运动虽有益身心但需专业准备方可安全享受。
匹克球运动受伤健康风险软组织损伤骨折眼部损伤伤害预防热身拉伸交叉训练专业指导
小心打匹克球——受伤比你想象的更容易

前往任何网球场尝试挥拍,你很可能会看到许多人正在打匹克球——这项融合了羽毛球、乒乓球和网球特点的运动,球员在短球场上使用小球拍击球。根据体育和健身行业协会(SFIA)2025年报告,超过2000万美国人参与匹克球运动,使其成为美国近四年来增长最快的运动。

但这种名字看似滑稽的运动在伤害风险方面绝非儿戏——本月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上的文章综述了多项研究证实此现象。其中一项2025年刊载于《运动医学骨科杂志》的研究,分析了范德堡大学医学中心2017至2022年的匹克球伤害数据,发现球员受伤情况与年龄密切相关:60岁及以下球员主要遭受扭伤、炎症和拉伤等软组织损伤,而60岁以上球员则更多发生骨折。

在肌肉、关节和韧带损伤方面,研究人员发现膝盖、背部、小腿和肩膀(特别是肩袖损伤)是最常见受伤部位,小腿及背部拉伤尤为普遍。坐骨神经痛和关节炎等疾病的急性发作也可能因运动诱发。

此外,最新《美国医学会眼科学杂志》研究通过国家电子伤害监测系统(NEISS)数据分析急诊科匹克球相关眼部损伤,发现眼部受伤率呈现"令人震惊"的上升趋势;多数伤害源于球员眼睛被球直接击中。

乔治华盛顿大学米尔肯公共卫生学院运动与营养科学系副教授玛丽·巴伦博士指出,尽管现有研究有助于了解趋势,但还需通过流行病学研究确定匹克球在更大人群中的真实伤害率与病例率。

为何打匹克球容易受伤

由于匹克球常被宣传为更易上手的运动,许多球员未意识到其实际运动强度及潜在严重伤害风险。

坦普尔大学刘易斯·卡茨医学院骨科手术和运动医学系主任、认证骨科外科医生J·米洛·休瓦兹博士表示毫不意外:"报告的伤害增加与我们众多骨科及运动医学专家观察到的现象一致——匹克球导致的伤害数量显著攀升。"

专家强调,匹克球本身并不比网球等运动更具固有危险性,但球员常因低估其挑战性而受伤。

"我认为它对追求活跃生活的人显得很亲和,因其场地小于多数球拍运动无需大量跑动,但实际包含大量需急停变向的横向移动,"休瓦兹解释道,"不习惯此类动作的人受伤风险更高。"

匹克球伤害预防指南

巴伦博士建议球员务必先充分伸展再握拍:"科学热身、拉伸及专项动作训练对预防伤害至关重要。"

交叉训练是提升体能与预防伤害的有效途径。2025年美国公开赛首席医疗官、认证骨科外科医生亚历克西斯·科尔文博士指出,通过多样化运动锻炼身体不同部位能培养更少受伤的优质运动员。推荐低冲击有氧运动(如慢跑或步行)、力量训练(举重或负重练习)以及太极、瑜伽等提升柔韧性和平衡性的活动。

"这些训练综合起来不仅能让你成为更优秀的网球和匹克球选手,更是终身受益的健康基础,"她强调。

休瓦兹建议寻求专业教练指导,或与物理治疗师合作优化运动模式,特别是左右横向移动及重复挥拍等关键技术动作。

如同所有运动,过度使用同样会导致伤害。休瓦兹推荐最多隔日运动,疼痛或酸痛出现时立即停止休息,切勿带伤坚持——务必在拉伤、酸痛或扭伤恶化前及时检查。

休瓦兹特别指出,伤害报告不应吓退匹克球爱好者,因其提供丰富的心理、身体及社交益处,但"必须提醒玩家做好充分准备"。

"该报告应警示初学者:未经适当身体准备和体能训练就直接上场打球绝非明智之举,"他总结道。

【全文结束】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