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最新研究显示,针对特定心脏疾病患者,新型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clopidogrel)在预防心肌梗死、脑卒中和死亡等危及生命事件方面,比传统阿司匹林疗法效果提升14%。该研究同时证实,这种新型药物不会增加血栓治疗常见的大出血风险。
这项发表于《柳叶刀》并亮相欧洲心脏病学会(ESC)马德里大会的研究表明,对于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氯吡格雷单药治疗方案在心血管保护效果上显著优于阿司匹林,且出血风险相当。研究人员通过整合7项临床试验数据,对28,982名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其中14,507例接受氯吡格雷治疗,14,475例采用阿司匹林疗法。
研究团队发现,氯吡格雷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中风或死亡的风险降低14%。英国心脏基金会首席科学与医疗官布莱恩·威廉姆斯教授指出,这项发现可能改变医生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用药选择。
阿司匹林作为百年经典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已被广泛用于高危患者的二级预防。然而这项大型临床分析显示,氯吡格雷不仅能提供更强效的抗血小板保护,其作为通用药物的成本优势更利于临床普及。研究团队特别强调,对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单药治疗方案应成为优先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两种药物均可能引发消化道出血等副作用。研究特别监测发现,氯吡格雷组的大出血发生率与阿司匹林组没有统计学差异。该发现打破了既往认为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出血风险更高的认知,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了重要依据。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