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性乳头状瘤Glandular papilloma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编码XH3BK2

核心定义

腺性乳头状瘤的综合解析


一、组织病理学详细特征

  1. 显微镜下核心表现

    • 乳头结构:宽大的乳头状结构,表面被覆假复层柱状上皮细胞,间质含有纤维血管轴心。
    • 间质特征:乳头下方间质可见玻璃样变,间质内可伴腺体、淋巴细胞及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 细胞学特征:上皮细胞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象罕见(如Ki67增殖指数约5%)。
  2. 免疫组化特征

    • 阳性标记:CK7(+)、CK5/6(部分病例+)、TTF-1(+)。
    • 阴性标记:CK20(-)、NapsinA(-)、P40(-)(基底层可能P40弱表达)。
    • 特殊说明:CK5/6在柱状上皮的阳性表达可能与基底细胞分化相关,需结合形态学排除鳞状分化。
  3. 分子病理特征

    • HPV相关性:通常不表达HPV感染(如HPV6、11、16等),与鳞状细胞乳头状瘤不同。
    • 基因突变:目前无明确特异性驱动基因突变报道。
  4. 鉴别诊断

    • 腺癌:细胞异型性显著,核分裂象增多,增殖指数(Ki67)>20%。
    • 乳头状腺瘤:结构类似但无纤维血管轴心,间质成分更少。
    • 黏液表皮样癌:伴黏液分泌,细胞形态多样,CK5/6和P40可能阳性。

二、肿瘤性质

  1. 分类

    • WHO分类:良性肿瘤,编码8260/0(ICD-O-3)。
    • 解剖部位:主要发生于支气管黏膜,偶见于其他部位(如宫颈、乳腺导管)。
  2. 生物学行为

    • 生长缓慢,极少恶变,但可能因肿瘤体积导致气道阻塞或咯血。

三、分化、分期与分级

  1. 分化程度

    • 高度分化:上皮细胞形态接近正常柱状上皮,无明显异型性。
  2. 分期

    • 良性肿瘤无需分期,但需评估局部侵犯范围(如是否累及气道壁或肺实质)。

四、进展风险评估

  1. 临床高危因素

    • 多发性病变、肿瘤体积较大(>3 cm)或合并气道阻塞。
    • 混合性鳞状和腺性乳头状瘤可能与HPV感染相关,需警惕恶变风险。
  2. 病理高危因素

    • 异型性增加(如核增大、深染)、核分裂象>5/10 HPF。
  3. 复发与转移风险

    • 极低风险,但手术切除不彻底可能复发。

五、临床管理建议

  • 治疗原则:手术切除(如支气管镜下切除或肺叶切除,根据位置决定)。
  • 随访:术后定期CT及支气管镜检查,尤其对混合性或HPV阳性的病例。

总结

腺性乳头状瘤是一种罕见的支气管良性肿瘤,以宽大乳头状结构和柱状上皮为特征,免疫组化以CK7和TTF-1阳性为标志。需与恶性肿瘤(如腺癌)严格鉴别,治疗以手术为主,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 第五版WHO胸部肿瘤分类:肺支气管乳头状瘤章节.
  2. Shigeki Suzuki et al. Rapidly growing glandular papilloma associated with mucus production: a case report.
  3. 《诊断病理学杂志》2018年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病例报道.
  4. 腺性乳头状瘤免疫组化特征分析(病例分享,2025年数据整合).

以上信息基于最新权威医学文献及WHO分类标准,确保内容准确性和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