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动脉Cerebellar artery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编码XA5SN3

核心定义

小脑动脉详细定义


一、解剖学描述

1. 准确位置
  • 位置:小脑动脉是供应小脑及脑干血液的主要血管,起源于椎动脉或基底动脉的分支,位于后颅窝,紧邻小脑的上、下表面及蚓部。
  • 重要毗邻
    • 上方:与大脑后下动脉(来自椎基底动脉系统)相邻。
    • 下方:靠近延髓和小脑幕。
    • 分支分布
    • 小脑上动脉:供应小脑上部及蚓部。
    • 小脑前下动脉:供应小脑前下部及部分脑桥。
    • 小脑后下动脉:供应小脑后下部及延髓外侧。
2. 归属系统与功能
  • 系统:属于循环系统中的心血管系统,是脑动脉的分支。
  • 功能
    • 为小脑和脑干提供氧气和营养,维持运动协调、平衡及感觉传导功能。
    • 参与调节肌肉张力和精细运动控制。
3. 组织结构
  • 小脑动脉由三组主要分支构成:
    1. 小脑上动脉(Superior Cerebellar Artery, SCA):起自基底动脉顶端,供应小脑上蚓部和半球。
    2. 小脑前下动脉(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AICA):起自基底动脉下段,供应小脑前下部及内耳。
    3. 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PICA):起自椎动脉,供应小脑后下部及延髓。
4. 功能与作用
  • 核心功能
    • 通过分支网络确保小脑皮质和深层白质的血液供应。
    • 小脑后下动脉(PICA)还为延髓背外侧提供血液,涉及呼吸和心血管调节。
  • 临床意义
    • 血流中断可能导致共济失调、眩晕或脑干功能障碍。
5. 医学临床关联
  • 相关疾病
    • 缺血性中风:PICA或AICA闭塞可引起小脑梗死,表现为突然眩晕、眼球震颤、肢体共济失调。
    • 动脉瘤:基底动脉分叉处动脉瘤可能压迫小脑动脉,导致脑干缺血。
    • 血管畸形:如动静脉畸形(AVM)可能引发小脑出血。
  • 治疗方法
    • 血管内介入治疗:通过导管栓塞动脉瘤或畸形血管。
    • 手术治疗:严重梗死或出血需开颅减压或搭桥手术。
    • 药物治疗:抗凝或溶栓药物用于急性缺血事件。
  • 康复要点
    • 早期康复训练(如平衡训练)可改善共济失调症状。
    • 监测脑干功能,预防呼吸或循环衰竭。
6. 常见误区
  • 误区:认为小脑动脉仅供应小脑,而忽略其对脑干的供血作用(如PICA对延髓的供血)。
  • 误区:混淆小脑前下动脉(AICA)与大脑后动脉的起源和分布区域。

参考文献

  1. 《人体解剖学名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2023年版)
  2. 脑医汇·小脑动脉分类树(循环系统分支,2025年更新)
  3. 知乎专栏·神经解剖学基础——脑部血液供应(2024年权威综述)
  4. 《脑血管解剖与临床》(360Doc医学数据库,2025年修订版)

:以上信息基于当前医学解剖学共识及权威文献,具体诊疗需结合临床医生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