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
认知功能障碍和睡眠障碍都与慢性疾病和死亡风险增加相关,但两者对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联合影响尚不明确。
方法
研究采用2011-2014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NHANES)数据,聚焦60岁以上完成认知测试和睡眠问卷的参与者。通过三项标准化测试评估认知功能:阿尔茨海默病登记协会(CERAD)测试、动物流畅性测试和数字符号替代测试。全球认知z评分低于-1被定义为认知功能低下。睡眠障碍基于自我报告的睡眠障碍诊断或入睡困难主诉确定。死亡数据来自美国国家死亡指数,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计算调整后的风险比(aHR)。
结果
共纳入3,170名参与者分析。单独认知功能低下者的全因死亡风险为aHR=1.59,同时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和睡眠障碍者风险增至aHR=1.73。分层分析显示,认知功能、睡眠障碍与死亡风险的关系在性别、体重指数和慢性肾病状态中存在差异。
结论
认知功能障碍与睡眠障碍的共存显著增加全因和心血管死亡风险,超过单一因素的影响。该发现强调需综合评估老年死亡风险因素。
引言
认知功能障碍指记忆、注意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损害,可能源于阿尔茨海默病、脑血管损伤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全球5500万人受痴呆影响,每年新增病例约1000万。睡眠障碍包含失眠、睡眠呼吸障碍等,影响30%成年人。新兴研究表明两者存在双向关系:睡眠质量差加速认知衰退,认知损害破坏昼夜节律。本研究首次系统分析两者对死亡风险的联合效应。
方法
数据来源
使用美国国家健康统计中心(NCHS)的NHANES数据库,该数据具有全国代表性,涵盖健康与营养状况调查。参与者接受家庭访谈和移动体检中心(MEC)的综合检查。
研究人群
纳入2011-2014年周期中60岁以上人群,根据认知功能和睡眠障碍状态分为四组:C(-)S(-)、C(-)S(+)、C(+)S(-)、C(+)S(+)。
认知功能评估
采用CERAD测试总分、动物流畅性测试和数字符号替代测试(DSST)。按教育水平调整分数,全球认知评分低于-1定义为功能低下。
睡眠障碍评估
基于"曾否报告入睡困难"或"医生诊断睡眠障碍"的阳性回答确定。
死亡判定
通过公共使用关联死亡文件链接国家死亡指数(NDI),按ICD-10编码确定心血管死亡。
结果
人群特征
研究人群平均年龄69.4岁,女性54.8%,非西班牙裔白人78.3%。同时存在认知障碍和睡眠障碍者全因死亡率41.4%,心血管死亡率14.6%。
联合效应
调整后分析显示:
- 单纯认知障碍:全因死亡aHR=1.59
- 同时存在:全因死亡aHR=1.73(p=0.026)
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四组间总体和心血管生存差异显著(p<0.001)。
分层分析
- 男性:共存者全因死亡aHR=2.50,心血管死亡aHR=2.82
- 超重/肥胖:共存者全因死亡aHR=1.93
- 慢性肾病:认知障碍单独存在时全因死亡aHR=1.72
讨论
本研究首次揭示认知障碍与睡眠障碍的协同效应:共存时死亡风险显著增加。可能机制包括慢性炎症、神经血管功能受损、β淀粉样蛋白清除障碍。建议对认知障碍老年人常规评估睡眠质量,开展认知行为疗法(CBT-I)等干预。局限性在于睡眠评估依赖自报数据,缺乏多导睡眠监测等客观指标。
结论
认知功能障碍与睡眠障碍的共存显著增加老年死亡风险,提示需制定综合管理策略。未来研究应探索相关机制以指导临床干预。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