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梅奥诊所(Mayo Clinic)研究人员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发表的研究显示,若忽视65岁以下女性急性心肌梗死(MI)的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因,将导致大多数病例的病因误判。
通过对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市15年间所有心肌损伤事件的综合分析,研究人员发现男女心肌梗死的病理机制存在显著差异:
-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atherothrombosis):女性占47%,男性占75%
- 供需失衡继发心肌梗死(supply/demand mismatch):女性34%,男性19%
-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SCAD):女性11%,男性0.7%
- 栓塞(embolism):女性2%,男性2%
- 血管痉挛(vasospasm):女性3%,男性1%
- 非阻塞性冠状动脉心肌梗死未明确病因(MINOCA-U):女性3%,男性2%
尽管动脉粥样硬化仍是男女年轻心梗患者最常见的单一病因,但女性病例中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因总和已超过半数。梅奥诊所Rajiv Gulati博士指出:"临床医生需提高对SCAD、栓塞及应激诱因的认识,患者也应主动寻求准确诊断。"
研究发现,约60%的SCAD病例在初诊时被误判为MINOCA或动脉粥样硬化。作者强调:"这些病例多为远端或分支血管SCAD,提示需在血管造影时全面观察冠状动脉系统,避免漏诊。"
梅奥诊所Claire Raphael博士指出:"过去对女性心梗病因的认知存在盲区。当病因被误解时,可能引发低效甚至有害的治疗。"潜在风险包括对SCAD患者错误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启动无效的二级预防方案,以及心血管风险评估偏差。
研究团队通过OCTOPUS注册数据库和罗切斯特流行病学项目(自1970年代运行至今),纳入明尼苏达州奥姆斯特德县所有65岁以下居民的心肌损伤事件(肌钙蛋白T水平>0.01 ng/mL)。研究期间共记录4,116例事件(2,780名患者,女性占36%),排除围手术期心梗后,1,474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
人群层面的心肌梗死发病率:女性为每10万人年48例,男性为137例。女性动脉粥样硬化性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男性(23 vs 105/10万人年),但SCAD发病率高出4倍(3.2 vs 0.9/10万人年)。5年全因死亡率中,供需失衡型心梗最高(32.8%),动脉粥样硬化性为8.3%,栓塞型为8.4%。
研究局限包括:奥姆斯特德县种族多样性不足;36%的供需失衡病例未行血管造影;未常规开展微血管痉挛检测。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Harmony Reynolds博士在同期述评中指出:"尽管存在局限,该研究仍显著提升了我们对青年心梗流行病学的认知。"
研究部分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助,作者声明与飞利浦、雅培血管等企业存在合作关系。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