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夏令时调整前后心脏病发作风险无上升Study finds no rise in heart attacks around daylight savings time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medicalxpress.com美国 - 英语2025-09-16 00:16:24 - 阅读时长2分钟 - 798字
通过对2013至2022年美国168,870例住院患者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夏令时调整前后一周的心肌梗死发病率及住院期间死亡、脑卒中等临床结局均无显著差异,亚利桑那和夏威夷等不实施夏令时地区也呈现相同趋势,该结论推翻了此前瑞典和美国早期研究中关于春季夏令时调整后心脏病发作风险上升24%的结论。
夏令时调整心脏病发作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住院临床结局心肌梗死病例住院死亡率脑卒中结局
研究发现夏令时调整前后心脏病发作风险无上升

杜克临床研究中心主导的研究显示,调整时钟和适应夏令时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即心脏病发作)的发病率或住院期间的临床结局无显著关联。在美国,夏令时于每年3月第二个周日将时钟调快1小时,11月第一个周日调回。此前瑞典和美国的部分研究曾暗示春季调快时钟后会出现短暂的心肌梗死增加现象,包括夏令时调整后首个周一心脏病发作风险上升24%。

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开放版》发表的《夏令时与急性心肌梗死》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横断面研究分析:在夏令时调整周及其前后一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入院数量是否存在差异;以及住院期间临床事件在调整前后的对比情况。研究数据涵盖2013至2022年间1,124家医院的168,870例患者,患者中位年龄65岁,女性占比33.8%。

研究纳入了春秋季时钟调整前后一周内就诊的患者数据。主要终点为住院死亡率,次要终点包括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血运重建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再灌注治疗。研究将23小时和25小时的周日统一为24小时进行分析,并通过考虑医院聚类效应的逻辑回归模型进行风险调整。敏感性分析还纳入了不实施夏令时的亚利桑那州和夏威夷州数据,以及调整前后3周的时间窗口。

数据显示:春季调整周的心肌梗死病例为28,678例,调整前一周28,596例,调整后一周28,169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秋季调整周病例27,942例,调整前27,365例,调整后28,120例,同样未见显著差异。住院死亡率的调整模型也未显示过渡期间存在变化。春秋季脑卒中结局均无显著差异,年度发病率比值集中在1.00附近,其中2020年春季调整周较调整后一周出现21%的波动,较调整前一周下降6%。

对不调整时钟地区的分析显示,研究期间的发病率比值保持稳定。研究团队最终结论:相较于相邻时段,夏令时调整周未出现心肌梗死发病率升高或住院临床结局恶化的现象。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