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早期识别与治疗

应对肝硬化,早期识别、规范治疗和自我管理很重要!

作者:张熙
2025-07-18 11:30:01阅读时长3分钟1297字
消化科肝硬化早期识别规范治疗自我管理慢性肝病病因治疗并发症肝功能检测肝移植饮食管理生活方式定期复查门脉高压腹水肝性脑病

肝硬化,这个听起来有些陌生又可怕的疾病,正悄无声息地影响着不少人。它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脏疾病,在中国年发病率为17/10万。由于早期症状隐匿,很多患者发现时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阶段,治疗难度大大增加。不过别慌,接下来就带大家深入了解肝硬化,掌握应对它的方法。

肝硬化是怎么来的?早期咋识别?

肝硬化的发病主要是因为长期的肝损伤。像病毒性肝炎,特别是乙肝和丙肝病毒的持续感染,长期大量酗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等,都会让肝细胞反复坏死,纤维组织异常增生,形成假小叶,最终导致肝功能失代偿。早期肝硬化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太明显的症状,比如感觉浑身没力气、时不时腹泻,还有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皮肤瘙痒等,这些都可能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如果到了失代偿期,症状就比较严重了,会出现黄疸、腹胀(腹水)、凝血障碍等情况。所以,慢性肝病患者、酗酒者这些高危人群,最好每6个月就去做一次肝功能检测、肝脏超声及FibroScan等无创纤维化评估。要是不明原因地感觉特别疲劳或者肚子变大了,就得赶紧去医院,进一步做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及腹部CT/MRI检查。

得了肝硬化,该咋治?

治疗肝硬化得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是病因治疗,乙肝、丙肝患者要长期吃抗病毒药物,像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来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纤维化进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必须戒酒,还要补充维生素B族和叶酸。保肝和抗纤维化治疗也很关键,水飞蓟素、双环醇等药物能改善肝细胞代谢,还原型谷胱甘肽能帮助肝脏解毒。不过抗纤维化药物,比如秋水仙碱,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自己瞎吃可能会加重肝脏负担。肝硬化还可能会引发各种并发症,不同的并发症有不同的治疗方法。门脉高压可以用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降低门静脉压力,要是出血了就得紧急做内镜下套扎或手术治疗。腹水患者要限制钠的摄入(每天小于2g),再联合螺内酯利尿,要是腹水很顽固就得做腹腔穿刺放液。肝性脑病患者得用乳果糖降低肠道氨吸收,控制蛋白质摄入(每天0.5 - 1g/kg),严重的话还得静脉输支链氨基酸。对于终末期患者,如果符合米兰标准(单发肿瘤≤5cm或3个以内≤3cm),可以考虑肝移植,但术后要终身吃免疫抑制剂,还得定期监测排斥反应。

肝硬化患者咋自我管理和预防?

生活上的自我管理对肝硬化患者来说非常重要。饮食方面,每天要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1g/kg体重),吃低脂肪(占总热量40%以下)、高维生素的食物,多吃新鲜蔬果,千万别吃霉变食物,里面有黄曲霉素。要是得了肝性脑病,就得短期吃低蛋白饮食,之后再慢慢恢复到每天1.2g/kg。平时要保证每天7 - 8小时的睡眠,每周进行150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比如快走,但别做太剧烈的运动,不然腹压增高对病情不好。还要戒烟戒酒,吃别的药的时候也要注意,别用对乙酰氨基酚等可能损伤肝脏的药物。居住环境要保持通风,湿度控制在50% - 60%,这样能减少感染风险。患者可以通过冥想、听音乐来缓解焦虑,家人也要多给点情感支持,要是焦虑太严重,就找心理医生帮帮忙。另外,每3个月要复查肝功能、甲胎蛋白及腹部超声,每半年做一次胃镜看看食管静脉曲张的情况。要是突然呕血、意识模糊了,就得赶紧去急诊。 肝硬化的治疗是一场持久战,得把病因阻断、并发症控制和自我管理都做好。早期发现、规范治疗能让病情发展得慢一些,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复查是取得好结果的关键。患者一定要和医生好好配合,别自己乱吃药,也别拖着不治,这样才能提高生活质量,多享受美好的时光。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