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总医院布里格姆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美国死产率正在上升。基于2016至2022年间的妊娠数据,每150次分娩中就有一次以死产告终,而在低收入地区,这一比例显著上升至每112次分娩一次。该死产率高于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2021年公布的全国平均水平(1/175),表明可能出现激增趋势。在线医生服务平台Circle医疗的尼科尔·曾医生向《新闻周刊》表示:“我们逐渐认识到,死产可能比先前认为的更为普遍。”
重要性
死产通常定义为妊娠20周或28周后胎儿娩出(具体标准因数据来源而异)。多项研究表明,曾经历死产的母亲再次发生死产的概率高出五倍。
需知要点
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与麻省总医院布里格姆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发现,每150次分娩中就有一次死产,高于美国疾控中心2021年报告的1/175全国平均水平。在黑人家庭比例较高的区域,死产率更高达每95次分娩一次。研究报告同时指出,超过70%的死产发生在存在至少一项临床风险因素的妊娠中,但相当一部分案例——尤其是孕40周或之后发生的死产——并无明显风险因素。
Circle医疗的尼科尔·曾医生向《新闻周刊》坦言:“这项研究最令人心痛的真相在于,许多死产发生在看似完全健康的妊娠中。这说明我们对风险因素的理解尚不完整,可能存在血流或炎症等细微问题,而当前标准产前检查无法检测到。”
临床风险因素包括:分娩时的孕周;妊娠相关风险(如肥胖、妊娠期及慢性高血压、妊娠期及孕前糖尿病、物质滥用);胎儿风险(如胎动减少、生长受限、发育异常);以及产科风险(如死产史或不良妊娠结局史、羊水量过低或过高)。
该研究共同资深作者、健康经济学教授杰西卡·科恩博士在声明中表示:“死产每年影响近2.1万个美国家庭,其中近一半发生在37周后的妊娠,且被认为可预防。但该领域研究严重不足。本研究凸显了改进死产风险预测与预防的紧迫性。”
研究分析了2016至2022年间全美270万例妊娠,共确认18,893例死产,其中近27.7%的案例无已知风险因素。麻省总医院妇产科母胎医学专家、研究共同资深作者马克·克拉普医学博士指出:“尽管近年改善死产研究与预防的势头增强,但美国的死产率仍远高于同等发达国家。希望本研究能推动政策调整、实践改进及后续研究,确保无人再经历此类悲剧。”
专家观点
苏格兰健康妊娠更好生活联盟创始合伙人、前苏格兰皇家护理研究所副所长乔纳森·谢尔医生向《新闻周刊》表示:“全球每十秒就发生一起死产,流产更为频繁。部分‘不幸结局’本可预防却未能避免。最有效的预防关键期在孕前而非孕期。美国及几乎所有国家对孕前健康、教育及护理的投资严重不足,且优先级过低。”
关注男性因素不孕症的初创企业Batch Global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劳伦·席尔瓦·劳克林指出:“男性对生育结果的贡献被严重忽视。压力、年龄、体重及吸烟饮酒频率等生活方式因素均会影响精子质量——而精子构成受孕的关键半数因素。”
尼科尔·曾医生补充道:“我们正逐步认识到死产可能比预期更常见。人类生物学未必发生新变化,但某些令人担忧的趋势可能助推了这一上升。肥胖、糖尿病及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正被更频繁地早期诊断,这些健康问题不仅影响母亲,更会改变整个妊娠环境。”
未来展望
劳克林表示,全球生育增长率持续下降,长期可能导致出生率降低。“全球生育增长率正急剧下滑。若这些问题无法解决——特别是需全面关注包括男性在内的所有影响因素——这将构成真正的生存危机。”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