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是指向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因胆固醇沉积(斑块)和炎症损伤而变窄或阻塞的疾病。当斑块堆积时,会减少心脏的血液供应,可能导致胸痛、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阻塞甚至引发心脏病发作。
由于该病通常发展数十年而不明显,患者往往在出现显著阻塞或心脏病发作时才察觉。但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可显著降低风险。
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
- 年龄:年长会增加动脉损伤和狭窄风险
- 性别:男性患病风险更高,女性绝经后风险上升
- 家族史:直系亲属早发心脏病(男性亲属55岁前、女性亲属65岁前确诊)会提高患病风险
- 吸烟:吸烟者患病风险显著升高,二手烟亦会危害他人
- 高血压: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导致动脉硬化增厚
- 高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会促进动脉斑块形成
- 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共享肥胖、高血压等风险因素
- 肥胖:加重其他危险因素
- 缺乏运动:与冠状动脉疾病及其风险因素相关
- 压力:长期压力损伤动脉
- 饮食:高饱和脂肪、反式脂肪、盐和糖的饮食增加风险
若您具备高血压、高胆固醇、吸烟、糖尿病、家族史或肥胖等风险因素,建议咨询心脏病专家是否需要检测。
治疗方法
治疗通常结合生活方式改变、药物及必要时的医学程序:
生活方式调整
- 戒烟
- 健康饮食
- 规律运动
- 减重
- 减压
血管成形术与支架植入
通过导管气囊扩张狭窄动脉(血管成形术),常联合金属支架植入以保持血管通畅。药物涂层支架可减少再狭窄风险,适用于药物无效、胸痛加重或心脏病发作患者。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通过移植腿部、手臂或胸部的血管绕过阻塞段,改善心肌供血。适用于左主冠状动脉狭窄、心肌收缩乏力或糖尿病伴多处严重阻塞患者。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