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核心结论
由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和匈牙利23个研究中心开展的NEWTON-CABG CardioLink-5临床试验表明,在782例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中,将PCSK9抑制剂依洛尤单抗(Repatha)添加至他汀类药物治疗方案,未能显著降低大隐静脉移植血管(SVG)失效风险。这项研究结果已同步发表于《柳叶刀》。
研究首席作者Subodh Verma教授(加拿大圣迈克尔医院)指出:"自冠状动脉搭桥术问世以来,静脉移植失效始终是未解难题。目前约90%的搭桥手术采用大隐静脉,但术后两年、三年和四年时,分别有20%、40%和50%的静脉移植血管发生失效,这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研究背景与机制
SVG失效由多重因素引发,包括手术技术难题(如远端靶血管质量差、与原位冠状动脉血流竞争)及静脉移植血管暴露于动脉高压环境导致的适应性结构改变。尽管既往研究提示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与SVG闭塞可能存在关联,但本研究数据显示,尽管依洛尤单抗组LDL胆固醇水平较基线降低52%(安慰剂组仅下降4%),主要终点(24个月时≥50%狭窄或完全闭塞的SVG比例)未见显著差异(21.7% vs 19.7%,P=0.44)。
"PCSK9抑制剂进一步降低胆固醇并非该问题的解决方案。LDL假说已可终结。" ——Subodh Verma教授
研究设计与数据
该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纳入患者平均年龄66岁,14%为女性。基线资料显示:中位LDL胆固醇1.85 mmol/L(72 mg/dL),近94%患者接受左内乳动脉移植,平均使用3根SVG。主要疗效终点(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或临床指征血管造影显示SVG病变率)及关键次要终点(100%移植血管闭塞率等)均无统计学差异。
专家观点
日内瓦大学医院François Mach教授(本研究讨论者)强调,该研究虽为阴性结果,但为临床重要问题提供了明确答案。其指出:"本研究LDL降低幅度与里程碑式FOURIER研究相当,后者证实依洛尤单抗可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但冠状动脉与移植静脉的生物学特性可能存在差异。"
未来研究方向
研究团队建议关注以下领域:
- 炎症/血栓形成靶向治疗
- 术中/术后影像技术评估技术失效或异常血流模式
- 异种移植技术替代SVG的探索
局限性说明
Verma教授指出24个月随访期可能不足,但Mach教授认为既往HUYGENS和PACMAN-AMI研究显示,12个月PCSK9抑制剂治疗即可显著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