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使用抗凝药的新试验证据New trial evidence on the use of blood thinners after coronary stenting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medicalxpress.com巴西 - 英语2025-09-04 10:28:35 - 阅读时长3分钟 - 1050字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植入冠状动脉支架后立即采用P2Y12抑制剂单药治疗与12个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DAPT)的对比试验显示:单药治疗未达到缺血事件非劣效性标准(7.0% vs 5.5%),但出血风险显著降低(2.0% vs 4.9%)。里程碑分析显示,单药治疗的缺血风险主要集中在术后前30天,而长期出血风险持续较低。该研究为优化抗栓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抗凝药急性冠脉综合征双重抗血小板治疗P2Y12抑制剂单药治疗出血风险缺血事件抗栓策略非劣效性试验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使用抗凝药的新试验证据

非劣效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支架植入术后接受12个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DAPT)与P2Y12抑制剂单药治疗的比较中,死亡和缺血事件发生率未达到非劣效性标准。这项突破性研究成果在202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大会重点发布,并同步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目前临床指南推荐ACS患者(包括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植入支架后,需使用阿司匹林联合强效P2Y12抑制剂进行12个月DAPT治疗。

巴西圣保罗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以色列医院的首席研究员Pedro Lemos教授指出:"近期研究提示,在DAPT治疗1-3个月后停用阿司匹林、改用P2Y12抑制剂单药治疗,相比持续12个月DAPT治疗,可降低出血风险且不影响缺血事件预防效果。"

为验证这一假设,研究团队开展了NEO-MINDSET开放标签随机对照试验,覆盖巴西50个临床中心。3,410名成功接受药物洗脱支架PCI治疗的ACS患者,在入院4天内按1:1随机分组:实验组接受强效P2Y12抑制剂(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单药治疗,对照组进行标准DAPT治疗,疗程均为12个月。

主要终点事件(死亡、心肌梗死、卒中或紧急靶血管血运重建)发生率在单药组为7.0%,DAPT组为5.5%(风险比1.28;95%置信区间0.98-1.68),绝对风险差异+1.47个百分点,未达到预设的2.5个百分点非劣效性标准(p=0.11)。

在安全性终点方面,单药组重大出血或临床相关非重大出血发生率显著降低(2.0% vs 4.9%)。全因死亡率分别为3.6%和3.0%(风险比1.24;95%置信区间0.85-1.79),任何类型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5%和9.0%。

里程碑分析显示,单药治疗组在术后前30天缺血风险差异为+1.5个百分点,30天至12个月期间差异归零;而出血风险差异在30天时为-0.8个百分点,12个月时达-2.2个百分点。

Lemos教授总结指出:"我们的研究未能证实术后立即启动阿司匹林-free单药治疗在12个月缺血终点上的非劣效性。但里程碑分析提示,单药治疗的额外缺血风险主要集中在术后早期阶段,而长期出血风险持续降低,这为临床制定分阶段抗栓策略提供了新视角。"

更多研究信息

Patricia O. Guimarães等人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后早期停用阿司匹林》研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25年)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