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铁含量可预测认知衰退风险
Brain Iron Levels Predict Cognitive Decline Risk - Neuroscience News
大脑铁含量可预测认知衰退风险
研究摘要:最新研究表明,通过特殊MRI技术测量的大脑铁含量可提前数年预测阿尔茨海默病症状出现前的认知衰退风险。研究人员对158名认知健康的老年人进行追踪研究,发现大脑记忆相关区域铁含量越高,发展为轻度认知障碍的风险越大。
当受试者同时存在淀粉样蛋白沉积时,这种风险进一步升高,显示出多种因素在痴呆症发展中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定量磁化率映射(QSM)MRI技术可作为早期检测工具,为靶向脑铁含量的新型治疗提供路径。
关键发现
- 铁检测技术:QSM MRI可无创精准测量大脑铁含量
- 风险关联:关键脑区铁含量升高可预测轻度认知障碍及衰退速度
- 双重靶点:铁既可作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也是潜在治疗靶点
来源:美国放射学会
根据发表于《放射学》期刊的研究,使用可检测大脑不同区域铁含量的特殊MRI技术,能够预测认知未受损老年人出现轻度认知障碍及认知衰退的风险,这可能为早期干预提供新途径。
作为全球痴呆症首要诱因,阿尔茨海默病具有脑内异常蛋白(淀粉样β蛋白和tau蛋白)堆积的特征,这种病理变化会在临床症状出现数年前就可通过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检测到。现有针对这些蛋白的治疗方法效果有限,表明存在其他致病因素。
近期研究重点关注大脑铁含量升高这一因素。已知脑内铁过载可通过引发氧化应激(自由基与抗氧化剂失衡)、加剧淀粉样蛋白毒性、破坏tau蛋白功能和促进神经细胞死亡等机制驱动神经退行性病变。
新型MRI技术的应用
通过定量磁化率映射(QSM)MRI技术可无创测量脑铁含量。该技术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放射学副教授、巴尔的摩肯尼迪·克里格研究所F.M. Kirby功能脑成像研究中心研究员许丽博士解释:"QSM是过去十年开发的高级MRI技术,能高精度测量组织磁化率。这项技术可检测不同脑区细微的铁含量差异,提供可靠且无创的患者铁含量测绘和定量方法,这是传统MRI技术无法实现的。"
研究团队对约翰霍普金斯BIOCARD研究项目中的158名认知健康参与者进行了QSM MRI研究(其中110人有PET数据)。研究人员获取了基线QSM MRI数据后,对受试者进行了长达七年半的随访。
研究发现,内嗅皮层和壳核(两个与记忆和认知功能相关的重要脑区)的基线MRI磁化率较高,与更高的轻度认知障碍风险相关。这种风险在同时存在淀粉样蛋白病理改变的个体中更为显著。
"使用QSM技术,我们发现某些记忆相关区域的脑铁含量较高,不仅与认知障碍风险增加相关,还会加速认知衰退。"许博士指出,"当受试者同时存在淀粉样蛋白沉积时,这种风险更高。"
尽管淀粉样蛋白负担和内嗅皮层、壳核的组织磁化率分别都与轻度认知障碍进展相关,但两者似乎具有协同效应,能加速全局认知衰退。研究团队期待通过更大规模、更多样化的患者群研究验证这些发现,并探索QSM MRI在临床实践中的标准化和普及应用。
许博士表示:"这项技术可用于识别患阿尔茨海默病风险较高的患者,并在新疗法出现时指导早期干预。此外,脑铁含量除了作为生物标志物外,未来可能成为治疗靶点。"
研究团队计划进一步研究脑铁含量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机制,包括其与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等其他病理特征的相互作用。临床试验可评估靶向铁含量的治疗方法效果,同时推进QSM技术的临床标准化和普及应用。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