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中风
迅速识别并治疗"脑攻击"
大脑是人体最复杂的器官,拥有超过1000亿个特化神经细胞——神经元。这些脑细胞控制着从说话到行走再到呼吸的所有活动。大脑功能包括:
- 运动功能:控制肌肉运动与协调性
- 感知功能:解读感官接收的信息
- 感觉功能:如触觉感知
- 视觉功能:图像识别与处理
- 认知功能:思维、记忆、理解、规划、推理与问题解决
- 语言功能:口语表达与理解
- 人格特质:情绪与行为模式
中风是因脑部血流中断导致的突发性功能丧失。大脑需要持续供氧与血液才能正常运作,当这种供应中断时,神经元将停止工作并引发中风(又称"脑攻击")。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神经元无法自我复制或修复。
少数加拿大人了解中风症状
您是否掌握?学习这些症状及应对措施可能挽救生命
识别中风症状
中风症状突发性特征明显,左侧大脑半球受损会引发:
- 面部、手臂或腿部突然无力、麻木或瘫痪(常单侧出现)
- 突发语言障碍或无法理解简单陈述
- 单眼/双眼突发视力模糊或下降
- 无法解释的剧烈头痛(常被描述为"毕生最痛经历")
- 突发眩晕、平衡障碍或协调困难(尤其伴随其他症状时)
其他重要症状
- 与病毒性疾病明显区别的突发恶心、发烧和呕吐(数分钟/小时内发作而非数日)
- 短暂意识丧失或意识减退(晕厥、意识模糊、抽搐或昏迷)
这些症状更常见于出血性中风而非缺血性中风。
绝不要忽视中风征兆!
- 唯有医生能确诊是否发生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即"小中风")
- 急救治疗可挽救生命并显著提升康复成功率
- 若发生TIA,医生将评估病因并提供治疗建议。遵医嘱用药可降低中风风险
- 每延迟治疗1分钟,脑细胞持续损伤。新型溶栓药物(4.5小时内有效)可逆转脑损伤,及时就医至关重要
中风解剖图谱
每位患者的中风影响不同。恢复情况取决于受损脑区位置与范围,以及患者既往健康状况。
人类大脑分为左右半球,各半球又分区控制运动与感觉功能。特定区域受损会导致对应功能障碍,如瘫痪、语言障碍或协调障碍。
左脑损伤特征:
- 身体右侧无力或瘫痪
- 阅读、说话、思维或数学能力障碍
- 行为迟缓谨慎
- 学习记忆困难
- 完成任务需反复指导
右脑损伤特征:
- 身体左侧无力或瘫痪
- 视觉障碍
- 空间辨识困难(影响系鞋带等精细动作)
- 短期记忆问题
- 忽略左侧视野(忽视左侧身体)
- 冲动行为与安全意识缺失
时间就是大脑
治疗每延迟1分钟损失近200万神经元。1小时未治疗=3年自然衰老神经元损失量!
您的中风风险评估?
心脏与中风基金会风险评估:已删除网址
主要风险因素
部分因素无法控制:
- 年龄:65岁以上风险激增
- 性别:女性绝经前风险较低但死亡率更高
- 族裔:原住民、非洲裔和南亚裔因高血压糖尿病高发风险增加
- 家族史:父母或兄弟姐妹65岁前中风
- 既往病史:近期中风/TIA复发率30%
可控风险因素
高血压:首要风险因子(理想值<120/80)
高胆固醇:LDL<2mmol/L,HDL>1.0(男)/1.3(女)
糖尿病:空腹血糖4-7mmol/L,糖化血红蛋白≤7%
房颤:增加4-6倍风险(需规律抗凝治疗)
吸烟:戒烟2年风险降低50%
饮食:每日钠摄入<1500mg
酗酒:男性<14饮/周,女性<9饮/周
肥胖:男性腰围≤102cm,女性≤88cm
缺乏运动:每周1.5小时中等强度锻炼
代谢综合征:具备3项即高风险(腹型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高血糖)
预防药物
- 抗凝药:改善血流
- 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 抗栓药:华法林、达比加群等(房颤适用)
- 他汀类:降胆固醇(缺血性中风适用)
中风类型
缺血性中风(80%):血栓或栓塞导致供血中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90天内10-20%进展为完全中风,50%发生于2天内
出血性中风(20%):血管破裂引发颅内出血
脑干中风:影响呼吸、心跳、平衡等基本功能
小脑中风:共济失调、眩晕、呕吐等
诊断方法
中风属医疗紧急事件,出现症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影像学检查:
- CT扫描:鉴别出血性与缺血性中风
- MRI:检测后颅窝小病灶
- 血管成像:24小时内评估颈动脉
- 超声检查:颈动脉超声/MRA
心电图检查:
- 12导联心电图(ECG)
- 动态心电图(Holter)
- 事件记录仪
- 超声心动图
- 经食管超声(TEE)
重要提示
中风是威胁生命的急症,及时救治可最大程度降低损害。建议定期进行风险评估,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控制风险因素。若发现任何中风征兆,请立即就医。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