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OCT-A探索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生物标志物Using OCT-A to explore biomarkers for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环球医讯 / 认知障碍来源:www.ophthalmologytimes.com美国 - 英语2025-09-10 14:09:37 - 阅读时长2分钟 - 678字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通过《阿尔茨海默病与痴呆》期刊发表的重要成果,展示了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技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的突破性应用。该技术可无创测量视网膜毛细血管血流,通过建立国际多中心数据采集标准,发现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存在毛细血管密度降低现象,可能预示未来认知障碍风险。人工智能技术被用于自动评估图像质量,研究团队开发的软件能快速筛选可靠扫描数据,为早期认知衰退风险分层提供了新型筛查工具,推动眼科、神经学与人工智能的跨学科研究进展。
神经退行性疾病OCT-A技术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认知障碍糖尿病高血压生物标志物早期检测人工智能视网膜血流
利用OCT-A探索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生物标志物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眼科教授阿米尔·H·卡沙尼博士(Amir H. Kashani)在《阿尔茨海默病与痴呆》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中,重点探讨了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技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该研究旨在建立多中心视网膜血流数据分析的统一标准。作为突破性的非侵入式检测技术,OCT-A可通过非颅骨穿透方式捕捉眼部毛细血管级血流图像。相较于传统MRI和PET扫描技术,该方法能通过视网膜血管变化间接反映颅内疾病进程,特别是在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认知障碍等疾病的早期检测中展现出独特价值。

由7-8所大学组成的研究联盟整合了数千例OCT-A数据集,重点解决各研究机构在扫描尺寸、血管分析和数据采集方法上的差异问题。人工智能技术在该研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研究团队开发的软件可实现图像质量的远程自动化评估,有效解决了人工筛查数千张医学影像耗时耗力的难题,显著提升了数据分析效率。

研究取得多项重要发现:首先,双眼数据存在不完全相关性,可能反映生物个体差异或采集方法局限;其次,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普遍出现毛细血管密度降低现象,这种微血管改变或可作为预测未来认知障碍的生物标志物。从临床角度看,OCT-A技术为眼科作为认知衰退早期风险分层的关键学科提供了重要工具,其快速无创的筛查特性可有效识别高风险人群,对临床试验设计和靶向干预具有指导意义。

研究终极目标是建立检测视网膜微小血流变化的可靠方法,以期实现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预警。这项跨学科研究融合了眼科、神经学和人工智能技术,为理解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早期检测开辟了新路径。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