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疾病风险及全因死亡率关联的性别差异模式:一项全国性回顾性队列研究
(译者注:为符合中文阅读习惯,以下专业术语采用中国大陆标准译法: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yocardial infarction→心肌梗死;ischemic stroke→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hemorrhage→脑出血)
研究亮点
- 在LDL-C水平较低(<50mg/dL)时,男性全因死亡率显著高于女性
- LDL-C水平升高会扩大性别差异,男性心肌梗死风险更高
- LDL-C水平降低会扩大性别差异,男性心力衰竭和脑卒中风险更高
- 高水平LDL-C与女性恶性肿瘤风险升高相关
- 基线LDL-C水平的性别差异随疾病类型而异
研究方法
利用日本医疗数据中心(JMDC)索赔数据库(2005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数据,纳入389万例无心脑血管疾病或降脂药物使用史人群。主要终点为全因死亡率,次要终点包括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和恶性肿瘤发病率。
研究结果
当LDL-C水平<50mg/dL时,男性全因死亡率的危险比为2.16(95%置信区间1.19-3.91)。随着LDL-C水平升高,男性心肌梗死风险显著增加,而当LDL-C<50mg/dL时,男性心力衰竭、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均高于女性。
研究结论
LDL-C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联存在性别差异。这些发现强调需要精细化解读性别差异以指导风险评估,并考虑人群特异性异质性。
研究意义
本研究揭示了LDL-C水平与疾病风险的性别差异模式,提示临床实践中需根据性别差异进行个体化血脂管理。研究发现极高危和极低危人群均存在不良预后风险,这对现行血脂管理指南的优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研究局限性
- 使用健康检查信息和索赔数据可能存在临床状况反映偏差
- 数据库包含人群年龄<75岁,可能存在选择偏倚
- 未考虑体检后启动的降脂治疗影响
- 未调整重要社会人口学因素(如日常活动、运动习惯、教育背景和收入)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