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甲双胍真是抗衰老神药吗?看完这些你就懂了!
近期,阿根廷科学技术研究委员会(CONICET)2025年9月20日发表于《GeroScience》的研究引发关注。研究以老年仓鼠为对象,发现二甲双胍虽体外有抗炎等益处,但老年仓鼠口服等效人类剂量后,出现生殖系统损害。此结果颠覆了二甲双胍“抗衰老神药”的认知,警示非糖尿病患者自行用药的风险。
二甲双胍是天使还是魔鬼?体外体内效果大不同
在体外实验中,50μM浓度的二甲双胍能抑制睾丸组织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激活自噬机制,理论上可延缓衰老。然而在体内,老年仓鼠(22月龄)连续两个月口服等效人类剂量的二甲双胍后,情况却截然相反。睾丸组织氧化应激水平上升30%,促炎因子IL - 6和TNF - α表达量增加;自噬功能紊乱,细胞清理效率下降,加剧细胞损伤;胶原沉积增加25%,引发不可逆的睾丸纤维化。而且,年轻的6月龄仓鼠未出现此类损伤,说明药物效果与生理状态高度相关。
老年男性注意!二甲双胍或让生殖系统亮红灯
实验结果显示,老年仓鼠服用二甲双胍后,精子浓度减少40%,活力降低30%,这可能影响自然受孕成功率。同时,睾酮水平下降15% - 20%,可能引发性欲减退、肌肉量减少、骨密度降低等问题。此外,睾丸纤维化与慢性炎症关联,可能增加睾丸癌风险,且损伤需数月才能部分修复。这对人类尤其是非糖尿病患者滥用二甲双胍敲响了警钟,老年男性本身生殖系统功能就在衰退,药物可能会放大这种趋势,加速生殖衰老。
二甲双胍副作用大盘点,看看你是不是高危人群
二甲双胍常见的短期副作用是胃肠道不适,如恶心、腹泻,发生率约30%,且与剂量相关。长期服用还可能导致维生素B12吸收障碍,10年服用者B12缺乏率超20%,甚至有乳酸酸中毒风险,在肾功能不全者中风险升高5倍。严重肾功能不全(eGFR < 30 mL/min/1.73m²)、妊娠期女性绝对不能用;老年人(> 65岁)、肝功能异常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以及有减肥、抗衰老需求的非糖尿病人群,都需严格评估获益与风险比。
安全用药有妙招,替代方案助健康
使用二甲双胍前,医生需全面评估患者年龄、肾功能、激素水平及既往病史。用药期间,每3 - 6个月检测睾酮、促卵泡素(FSH)、维生素B12水平,老年男性还需额外监测睾丸超声。剂量应从低剂量(500 mg/日)起始,逐步增加,避免超说明书用药。不想用药物减肥,也有很多办法。地中海饮食模式(每日摄入1500 - 1800 kcal,蛋白质占比25%)配合轻断食,6个月可减重5% - 10%;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 + 2次抗阻训练,能提升代谢率并保护肌肉质量;认知行为疗法(CBT)结合APP记录饮食,可降低60%的复胖率。
二甲双胍并非“神药”,公众应避免盲目用药,通过科学方案和个体化评估保障健康。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