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MRI技术可预测轻度认知障碍及认知能力下降的发生Special MRI technique predicts onset of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cognitive decline

认知障碍 / 来源:www.news-medical.net美国 - 英语2025-09-10 13:55:18 - 阅读时长3分钟 - 1174字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基于定量磁化率映射(QSM)的MRI技术,通过检测大脑特定区域铁含量,成功预测认知未受损老年人出现轻度认知障碍及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该技术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干预开辟新路径,或将成为评估脑铁沉积与神经退化关系的重要生物标志物,研究同时揭示脑铁含量与β-淀粉样蛋白病理的协同效应加速认知衰退的机制。
特殊MRI技术轻度认知障碍认知能力下降阿尔茨海默病脑铁含量定量磁化率映射(QSM)痴呆高危人群评估脑铁沉积治疗靶点
特殊MRI技术可预测轻度认知障碍及认知能力下降的发生

一项特殊MRI技术通过检测大脑不同区域的铁含量,可预测认知未受损老年人出现轻度认知障碍及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根据发表于《放射学》杂志的研究显示,这项技术可能为早期干预阿尔茨海默病提供新路径。

作为全球首要的痴呆症诱因,阿尔茨海默病正在引发公共卫生危机。该疾病以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异常积聚为特征,这些异常蛋白质在临床症状显现前数年即可通过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检测到。目前针对这些蛋白质的治疗手段效果有限,提示认知障碍的发生可能涉及其他因素。

近年来,脑铁含量升高成为研究热点。脑铁过载可通过诱导氧化应激(自由基与抗氧化剂失衡)、加剧β-淀粉样蛋白毒性、干扰tau蛋白功能和促进神经元死亡来驱动神经退行性病变。

通过定量磁化率映射(QSM)这一特殊MRI技术,可以无创检测脑铁含量。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放射学系副教授、马里兰州肯尼迪·克里格研究所F.M. Kirby脑成像研究中心研究员许理博士解释:"QSM是过去十年开发的先进MRI技术,能高精度测量组织磁化率。它可检测不同脑区微量铁含量差异,为患者提供传统MRI无法实现的可靠脑铁定量分析。"

研究团队对158名认知未受损的BIOCARD研究参与者进行了QSM MRI扫描,其中110人同时接受了PET扫描。基线QSM MRI数据采集后,参与者接受了最长7.5年的随访观察。研究发现,内嗅皮层和壳核(两个与记忆及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的大脑区域)的基线磁化率较高者,发展为轻度认知障碍(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痴呆的过渡阶段)的风险更高。

"我们的QSM研究发现,某些记忆相关脑区的脑铁含量升高与认知障碍风险增加及认知能力更快衰退相关。"许理博士指出,"当受试者同时存在较高水平的β-淀粉样蛋白病理改变时,这种风险会进一步加剧。"

研究显示,尽管β-淀粉样蛋白负荷与内嗅皮层、壳核的组织磁化率各自独立关联认知障碍进展,但二者表现出协同效应,加速整体认知衰退进程。若经更大规模的多样本人群研究验证,QSM MRI可望成为痴呆高危人群评估的重要工具。

"这种技术可帮助识别阿尔茨海默病高风险人群,指导新疗法的早期应用。"许理博士补充道,"除生物标志物作用外,脑铁沉积未来或可作为治疗靶点。"

研究团队下一步将深入探索脑铁沉积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病理改变(如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的相互作用机制,并推动针对铁沉积的临床治疗试验。同时,研究人员致力于提升QSM技术的标准化水平和临床应用效率。

该研究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BIOCARD研究团队协作完成,主要作者包括陈林博士、Anja Soldan博士等。相关成果发表于《放射学》杂志(doi: 10.1148/radiol.250513)。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