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痰和黏液溶解剂Expectorants and mucolytics

更新时间:2025-08-01 22:23:23
子码范围XM06E7 - XM9Q09

核心定义

详细定义与分类

祛痰和黏液溶解剂(Expectorants and mucolytics)是一类通过降低呼吸道分泌物黏稠度或促进黏液排出而改善排痰功能的药物。其核心作用机制包括:

  1. 黏液溶解作用:直接分解黏液中的黏多糖或黏蛋白(如乙酰半胱氨酸、氨溴索)。
  2. 黏液调节作用:改变黏液分泌模式或增加纤毛运动频率(如羧甲司坦)。
  3. 反射性祛痰作用:通过刺激胃黏膜引发恶心反射促进排痰(如氯化铵)。

细分类别依据作用靶点和机制分为:

  • 硫醇类黏液溶解剂(如乙酰半胱氨酸):含巯基破坏黏蛋白二硫键。
  • 多糖裂解酶类(如α-糜蛋白酶):特异性降解酸性黏多糖。
  • 表面活性剂类祛痰药(如愈创木酚甘油醚):降低痰液表面张力。
  • 黏液分泌促进剂(如溴己新):刺激浆液腺分泌稀释黏液。

作用机制

乙酰半胱氨酸作为典型代表,其作用机制包含:

  1. 直接水解黏蛋白中的二硫键(–S–S–),使高分子黏蛋白断裂为低分子链状结构。
  2. 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释放,减轻气道炎症。
  3. 作为谷胱甘肽前体发挥抗氧化作用,保护肺泡上皮细胞。

氨溴索则通过:

  • 促进纤毛摆动频率增加200%-300%
  • 刺激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 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

限制信息

根据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分类及国际麻醉品管制局(INCB)最新数据:

  • 非管制药品(OTC)
  • 主要成分为含氮有机化合物(如氨溴索为环己醇衍生物)
  • 不具有中枢神经作用或成瘾性
  • 在欧盟EMEA及美国FDA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中为B类

临床信息

主要适应证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FEV1<50%预计值患者获益显著)
  • 支气管扩张症伴黏液潴留(可使排痰量增加40-60ml/日)
  • 术后肺不张预防(胸外科手术后常规雾化方案)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与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应用)

特殊应用场景

  • 乙酰半胱氨酸作为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解毒剂(需静脉制剂)
  • 雾化吸入治疗囊性纤维化(与DNase I联用可减少23%急性发作)
  • 重症监护患者气管内给药(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Brunton LL, Knollmann BC. Goodman & Gilman's The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 14th ed. McGraw-Hill Education; 2023. Chapter 34: Drugs Acting on Respiratory Tract
  2. Joint Formulary Committee. British National Formulary (online). 85th ed. London: BMJ Group and Pharmaceutical Press; 2025. /
  3. 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GOLD 2025 Report: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4. Irwin RS, et al. CHEST Guideline and Expert Panel Report on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Cough in Adults. Chest. 2022;161(2):e37-e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