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脑成像系统结合光声与代谢技术实现深层观测New brain imaging system links light, sound, and metabolism

环球医讯 / 认知障碍来源:www.msn.com美国 - 英语2025-09-08 13:54:47 - 阅读时长2分钟 - 956字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结合光声与代谢监测的新型显微成像技术,通过将激光脉冲转化为声波信号,首次实现对活体组织中NADH分子的无标记深层检测,深度达到1.1毫米以上,为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脑功能研究提供突破性工具。这项技术突破传统荧光成像的深度限制,可在手术中实时监测脑代谢变化,并可能拓展至钙离子等其他生物标志物检测。
新脑成像系统多光子光声显微镜NADH分子大脑代谢机制疾病诊断细胞代谢成像深度光声融合医学应用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干预
新脑成像系统结合光声与代谢技术实现深层观测

对于数十年来试图窥探大脑深层奥秘的科学家而言,哈佛海马体等隐藏区域始终像被迷雾笼罩的风景。来自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团队近日开发出革命性显微镜系统,通过将光脉冲转化为声波信号,首次实现对活体组织中NADH分子的无标记深层成像。这项被称为"多光子光声显微镜"的技术,为研究大脑代谢机制和疾病诊断开辟了新路径。

从分子层面聆听生命律动

该技术核心在于捕捉被称为NADH(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关键分子。作为细胞代谢的核心枢纽,NADH水平的变化能直观反映神经元活动及疾病引发的生化紊乱。传统近紫外荧光显微镜受制于100微米的成像深度,而新系统采用近红外飞秒激光脉冲激发NADH,在三光子爆破效应中产生热膨胀,进而转化为可穿透更深组织的声波信号。如同穿透晨雾的车灯,这种创新方法使成像深度突破至700微米至1.1毫米,较传统技术提升五倍以上。

研究团队通过培养的人肾肝细胞验证了系统对NADH的灵敏度,随后在小鼠脑片和人类干细胞衍生的类脑器官中刷新成像深度记录。"测试样本尺寸限制了进一步突破,"共同第一作者、机械工程博士后W. David Lee指出,"技术本身具备更深穿透的潜力。"

光声融合的多维度观测平台

这套突破性系统集成了三项前沿技术:三光子激发实现深层分子激发,光声转换增强信号采集,以及第三谐波生成技术勾勒细胞结构。皮考尔研究所共同作者Tatsuya Osaki强调:"这种'多光子入、声波出'的平台,首次实现了细胞形态与代谢状态的实时双通道观测。"

在医学应用层面,该技术无需荧光标记的特点使其具备直接用于人体的潜力。研究者已通过阿尔茨海默症、瑞特综合征等疾病模型验证其诊断价值,计划在活体动物实验中验证手术监测和疾病追踪能力。MIT神经科学教授Mriganka Sur表示:"单细胞分辨率下突破深度限制,意味着我们能以前所未有的视角研究学习记忆机制,以及疾病早期的代谢异常。"

目前该技术已在《光:科学与应用》期刊发表。研究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西蒙社会脑科学中心等机构支持。若活体动物实验取得成功,这项技术或将开启脑外科手术实时监测、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干预的新纪元。

【全文结束】